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第17章 符箓之术(1/2)

  沈伯平非要收他进道录司,除了确实算是真武观7个道长因功殉国外。

  也是看中了李景孝小小年纪,医术就那么高明。

  现在听李景孝说,他也会些制敌手段,心里不由期待起来。

  笑着提醒道,,“贤侄明日记得到衙门点卯。

  等和同僚互相认识,需要处理的公务也上手了,平日里还是很清闲的。

  要是你不嫌辛苦,坐诊的事,就只能放在放衙之后了。”

  李景孝点点头,有得必有失,而且听沈伯平的意思,道录司平时不仅不忙,还很清闲。

  等熟悉了衙门内的门道,晚到早退应该没人管。

  甚至,自己完全可以在道录司旁边租个地方坐诊,有事派人过来喊一声,几步路就回了衙门里。

  反正李景孝暂时,是不可能放弃坐诊这个赚经验的路子。

  而且李景孝也不喜欢那些公文琐事,干脆就专门负责对付诡异、妖邪之事。

  其他同僚也不用担心自己夺权,相处起来,应该会很和谐。

  甚至个个都得供着自己。

  毕竟衙门内的公务,多的是人会做。

  可对付诡异之事,好像就自己最积极。

  送走了沈伯平一行人,门外看热闹的人,不仅没散走,还越发的多了起来。

  看到李景孝一身八品官服,头戴乌纱帽、脚穿官靴。

  虽只是个芝麻小官,但在古代这个官本位的社会下,算是跨越了阶级,再也不是寻常老百姓了。

  李景孝也不管观外看热闹的人如何羡慕,对着四周拱拱手,换下官袍继续坐诊。

  把今天上门求医的病人治好,也算有始有终。

  只是让李景孝没想到的是,自己做官的事,慢慢传开了。

  本来只有二十几个的病人,居然一直在增加。

  即便只是扭伤手脚,或者擦破点皮,都跑来看病。

  李景孝哪里看不出,这些人就是来看自己长什么样子的。

  特别是几个三四十的妇人,应该是为了哪家的小姐,或者自己的闺女而来。

  逼的李景孝上午看完,下午还得继续坐诊。

  直到4点多,人物等级都升到了3级(11/300)。

  这才把最后一个病人送走。

  细细算了算,今天至少看了60多个病人。

  李景孝恨不得天天如此。

  可惜内城比起外城,人口还是少了点。

  喝茶休息时,最终还是决定把新增的1点属性点,加在根骨上。

  体质10、根骨12、悟性11。

  闭眼修炼起不老长春功,修炼速度果然又增加了10%。

  而他被太上皇授予从八品官职的事,也在城西这一片传开了。

  权贵之家对他这种小官,按说肯定不会在意。

  可李景孝这些天,治病救人,都有三百多人了。

  这本身就是件了不得的事,关键是,药到病除。

  贾珠和贾陈氏,还有好几个病人都是病入膏肓,御医或者城里的名医都没办法。

  到了他手上,几天就病愈。

  光是靠着这一手医术,即便不进太医院。

  将来朝堂上的堂官们,只要家中有人重病,被他救治过。

  心里必然会念着他的好。

  升官的速度,必然不会慢。

  像是贾家,只要贾家肯帮忙,别说七品、六品的官。

  即便是五品官,都有能力把他推上去。

  贾雨村这个白眼狼,就是靠着林如海的推荐,得到贾政的赏识。

  金陵知府这种四品官,贾政都能帮他弄到。

  一些权贵之家的庶女,配他这种年轻俊杰,都不一定配的上。

  当然,让权贵们嫁嫡女,这些权贵又觉得李景孝暂时不够格。

  一夜很快过去。

  昨日用过晚饭,李景孝让贾蘅母子自己回家,不由想到,既然自己明日要去道录司上班。

  除了武功是依仗外,还是得把画符这项技能,锻炼出来。

  进了师祖的书房,目光扫视一圈,和自己记忆中的一样。

  很容易就找到纸墨笔砚。

  随后把之前就放在游戏物品栏里的,真武观传下来的符箓秘本拿出来。

  真说起来,真武观最擅长的,其实就是符箓之术。

  所以老道士并没把符箓秘本,当成什么神功秘籍藏着掖着。

  李景孝八岁时,就已经传他符箓之术。

  画符、学医都有六、七年了。

  李景孝重生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