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第184章 白事(1/3)

  李景孝开口对云峰观的观主说道:“这一千五百两银子。

  其中1000两银子用来修缮、扩建云峰山山神岳仲节的山神庙。

  剩下的500两,每月多采买些香火贡品送去山神庙。

  你等需尽心尽力,本官会向道录司为你等请功。

  今后云峰观,可在这思明府全境,传道收徒。

  同时你等云峰观弟子也需担负,打扫、修缮岳将军山神庙之责。”

  说完,也不等这些人答应,收起罗汉床,拿出‘吴越剑’握在手上。

  身形悬浮在半空中,咻的一声直冲天空。

  看清楚方向,径直飞去金陵城。

  那老道士和十几个道士,此时早已经目瞪口呆的看着天空久久不动。

  好一会,师徒十几人才意识到,自己遇到了个称得上神仙人物的道门高人。

  而且这人一身的蟒袍,铁定还是朝中的大官。

  说会向道录司,给云峰观请功的话,也已经信了八分。

  对李景孝交代的,修缮、扩建山神庙的事,那是半点都不敢违背。

  更别说云峰观的观主和他师弟,不仅知道岳仲节,还和他认识。

  哪里不知道岳仲节肯定做了什么大事,已经得到朝廷的认可和奖赏。

  别说只是扩建山神庙,买点贡品了,那是恨不得立马岳仲节结拜了。

  ——

  两个小时后,李景孝落在金陵城外一处山林旁,从游戏里拿出一匹三河马。

  身上的蟒袍,也换成了青缎长袍。

  但腰间却缠着一条金镶玉的腰带,挂着一块团龙玉佩。

  脚上还穿着云纹朝靴,免得真遇到找茬的,被人看轻了反而麻烦。

  果然,进金陵城时,众多的城门兵丁和城门校尉,一看他骑着高头大马和身上的打扮,立马把进城的百姓赶到一边去。

  点头哈腰的看着李景孝连马都不下,骑着进城。

  李景孝嘴角一笑,随手扔了个2两左右的碎银子给那城门校尉。

  顿时让那校尉脸上的笑容越发的灿烂起来。

  等李景孝走远,这校尉才急匆匆的让人去通知指挥使,免得有人不明事理得罪了这位爷。

  至于为什么城门校尉就那么确定,李景孝的身份肯定不一般?

  城门校尉又不傻,而且当这个城门校尉眼力最重要。

  敢明目张胆的穿着云纹朝靴、腰间佩戴团龙纹玉佩,金镶玉腰带的人,不是神经病就是大人物。

  那城门校尉可不觉得,李景孝是神经病。

  不过李景孝没看到的是,那城门校尉目送他的背影离开后,目光又看向了金陵城内的宁荣街。

  京城有宁荣街,宁荣二府。

  金陵这边同样有宁荣街和宁荣二府,而且规模一点都不比京城的小。

  那城门校尉暗道,这位小爷来的还挺快的。

  七天前贾家大公子出事,送去京城的信,应该都还没到京城。

  今日这位小爷就快马赶了过来。

  看样子,应该是很亲近的亲戚了。

  想到这,不由叹息一声摇摇头。

  李景孝进城后,直接去了宁荣两府在金陵城里的祖宅。

  贾珠来金陵赶考,肯定也住在那边。

  只是让李景孝没想到的是,等他到了金陵的宁荣街。

  就见两座规格、大小,丝毫不比京城宁荣两府差的大宅子门外,人来人往乱成一团。

  李景孝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忙骑马快速冲到大门外。

  一群贾家在金陵的仆役和偏房子弟,眼看有人敢在宁荣街上纵马不由大怒。

  薛蟠这几天本来就心烦的很,一怒之下带着仆役,抄起挑担用的扁担,打算把李景孝打下来。

  可薛蟠和十几个仆役还没靠近,就见李景孝忽然从马背上飞出去。

  运起螺旋九影的身法,身形在空中闪了几下,留下九道虚影。

  人却已经到了荣国府金陵老宅的院墙上。

  惊的在场的几十人目瞪口呆。

  而李景孝站在院墙上往里看,没发现贾珠不说。

  十几个当初参加过自己和元春婚礼的,贾家金陵十二房的子弟,一个个都愁眉苦脸。

  甚至还吵着,把寻找贾珠的范围,扩大到长江下游。

  李景孝暗道不好。

  当初夏守忠上门宣旨,皇帝赏赐秦可卿三品诰命,并且暗示太上皇和皇帝都默许了自己娶贾元春时。

  那老太监就说过,贾珠当初重病垂死,可不仅仅只是病了那么简单。

  那时夏守忠还暗示过,反正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