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第204章 赶回老家种地去(1/3)

  王子腾选什么时间不好,非要选在李景孝带着元春回贾家,送年节礼的这天上门。

  原因嘛,无非是算计着,这一天有贾家和王夫人帮忙说好话。

  李景孝这个当女婿的不好拒绝。

  只是王子腾严重高估了自己的地位和重要性。

  贾家人也不是傻子。

  贾政之前握着李景孝的手腕,就已经说明贾政对王子腾的意外到来很是不喜。

  万一每次来贾家,都遇到这些糟心事,李景孝今后就不来了。

  那损失最大的,自然是贾家。

  但王夫人没开口,就真的出乎李景孝的意料了。

  坐在李景孝身边的元春,吩咐抱琴给自家男人添了茶水后。

  虽然不解自己男人为什么拒绝的这么果断。

  但她是贾母一手带大的,脑子远比王夫人聪明多了。

  知道此时必须毫不犹豫站在自家男人这边。

  而且贾母什么都没说,也算给元春提了个醒。

  只是看到自家男人目光看向母亲,心里不由一紧。

  在二舅和亲妈之间,元春是毫不犹豫选择亲妈。

  若是在二舅和自家男人之间选,元春也会毫不犹豫选择站在李景孝这边。

  元春忙握着李景孝的手,有些不安的看着他。

  李景孝对于元春没给王子腾说好话,还有老丈人和岳母刚才的表现,都挺意外和满意。

  自然不会迁怒自己媳妇。

  侧头笑了笑,还握紧元春的手。

  元春这才松了口气。

  然后就见李景孝对着贾蓉说道,“蓉哥儿,你等小辈和姑娘全出去。”

  说完,就连贾琏、李纨、王子腾媳妇和王熙凤等人,都被李景孝毫不客气的赶了出去。

  只留下贾母、贾赦、贾政、贾珍和元春、王夫人、王子腾几人。

  然后对王子腾说道,“二舅,你在打什么主意,我心里明白的很。

  你这几年在三晋之地,主政一省军政毫无建树。

  这也就算了。

  但据我所知,三晋之地多有地主豪强巨贾,贩卖粮食、铁器、食盐给鞑靼和瓦剌,大发其财。

  你说你不知道,不仅我不信。

  陛下和圣人知道后,应该也不会信。”

  这话威胁之意已经很明显了。

  王子腾满腔的怒意,瞬间化成了恐惧。

  一旁的贾赦同样脸色微白。

  三晋之地的商贾、富豪倒卖物资给鞑靼和瓦剌,虽然做的隐秘,但想完全瞒住,那是不可能的。

  李景孝虽然还算留了点面子,没明说王子腾和三晋之地的豪门世家勾结。

  但贾母等人还是听出了李景孝这话的意思。

  而且李景孝是锦衣卫左镇抚司镇抚使,刚才的话,肯定是锦衣卫探查出来的。

  可信度就更高了。

  离鞑靼围攻大同、宣府之战,已经过去半年多了。

  王子腾一直都没事,就说明李景孝对他已经网开一面了。

  否则早就下狱。

  即便拿不到他走私的罪证,玩忽职守的罪名,那是跑不掉的。

  向草原上走私,需要大量的物资,贾赦让人悄悄运去大同和宣府的物资,虽然没走王子腾的关系。

  但要是王子腾被查、被抓,大同和宣府的将领们也别想跑。

  一个不好就会牵连到贾赦。

  不过,大同、宣府刚经历鞑靼人入侵,李景孝自然不会傻乎乎的在这时候查这种事。

  就算他没脑子,皇帝和太上皇也不会答应。

  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稳。

  走私这点事,暂时来说,在上位者眼里不过是癣疥之疾。

  李景孝又说道,“看在亲戚的份上,有些事我也是当作没看到。

  但你这么急着升迁,入京谋求京营节度使的位置。

  说好听点,是急于进步。

  说难听点,你这是想踩着我往上爬。”

  说完,李景孝看向了一直不说话的贾母。

  老太太叹息一声,见李景孝都说的这么直白,等同翻脸,今日必然没那么容易翻篇了。

  同时也明白李景孝这是让自己选边。

  只是片刻间,贾母就毫不犹豫的站在李景孝这边。

  而且出乎李景孝意料的是,老太太居然还懂政治。

  既然选择站队李景孝,贾母也就不藏着掖着。

  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贾赦、贾政和王夫人听。

  李景孝刚成为兴国公一年不到,又掌殿前司5千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