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第23章 刚上班,就有人主动让位置(1/2)

  好在贾政为人虽然迂腐,却不是善妒之人。

  拱手道喜,“恭喜贤侄,今后同朝为官,又住的这么近,可要多多走动才好。”

  李景孝忙回礼,“政公相邀,下官必然多多叨扰。”

  贾政见他这么爽快,不由更高兴了。

  而且两人都是太上皇下旨授官,天然受到文官们的鄙视,心理上自然愿意亲近些。

  拉着李景孝说了好一番话,这才和他告辞。

  贾琏则拉着贾蘅,好一番叮嘱。

  让他在李景孝身边时,要尽心尽力,将来免不了有个好出身。

  看的一旁的荣国府下人,那是羡慕的要死。

  贾蘅顿感腰杆子都直了很多。

  跟在李景孝身后时,又嘀嘀咕咕的说着,老爷还是得多请些随从,免得上衙门都要走路去。

  李景孝本来不当回事。

  但贾蘅又说着,要是刮风、下雨、下雪天,没个轿子的话,到了衙门,官袍都被打湿了。

  这么一想,还真得准备个轿子了。

  只是从八品官的标准,能坐的轿子太小,坐着可不这么舒服。

  算了,要是刮风下雨或者下雪,干脆请假不去了。

  反正道录司的坐堂,副官和三把手,对自己那么重视,请几天假而已,肯定没问题。

  到了衙门,和同僚打声招呼,就进了前院东厢房官署。

  左元义田国英不仅早就到了,还开始处理衙门里的公务。

  看到李景孝进来,笑着起身见礼,然后开始给他介绍起需要处理的公文。

  李景孝听完,左右看了看,这才小声说道,“田大人知道下官这身官袍,是蒙太上皇施恩,这才穿上的。

  要不,今后田大人多辛苦、辛苦,帮下官一并处理了。

  作为回报,每日中午,下官请田大人下馆子?

  或者让人送醉仙楼的酒菜过来,一起随便吃点?”

  李景孝没来之前,公文就全是田国英在处理。

  而且事情是真不多。

  别看田国英一大早就在处理公文,可大部分时候,顶多一个时辰就搞定了。

  然后就是喝茶、看邸报、读书、练字。

  成天闲的发慌,所以对李景孝的到来,不仅没任何意见,还觉得多一个人也能说说话。

  田国英笑着摆摆手,“反正事情不多,帮你一并处理了,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请客喝酒没问题,但天天让你请,我可没那个本钱回请。”

  李景孝一听就知道这是客套话。

  喊来贾蘅,给了他10两银子,先放在醉仙楼的账上。

  今后每天只要不是放假,让醉仙楼中午送四菜一汤、一壶酒、一大份米饭过来。

  能用银子增加同僚好感,对李景孝来说,是好事。

  只是让李景孝和田国英都没想到的是。

  巳时二刻,饶广贤笑嘻嘻的找上门,宣读了一份调令。

  居然把田国英掉回了礼部,担任教习司的副官。

  李景孝和田国英同时一愣,随即两人一个觉得意外,一个则是大喜。

  教习司专门负责官员的礼仪培训,权力不大,却也算是个小有油水部门。

  接触到的官员,虽然大多数都是新科进士,和进京述职的外地官。

  可这些进京的官员中,口袋里基本上都带着足够的钱,来京城走关系。

  未免被礼部的官员刁难,这里面的好处,想想就知道有多大。

  至于新科进士,多认识几个,虽然回报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但这些人外放或者留京,也算是人脉了。

  所以田国英听完,对着饶广贤就是深深一礼。

  随后接受李景孝的恭喜时,看他的目光里,全是感激。

  田国英又不傻,稍微想想,就猜到这是在给李景孝让位置。

  但能从道录司,平级调去教习司,等于是回礼部上班。

  比起隶属于礼部的道录司来说,前途不知道大了多少倍。

  更别说教习司的油水还不错,今后一家子的日子也能好过多了。

  送走了急不可耐的田国英。

  就见饶广贤笑着说道,“现在这间官厅就你一个官员了,今后万不可疲懒,过上三五个月,就能从右元义转任左元义了。”

  李景孝忙道谢,虽然品级还是从八品,但现在也算是一个部门的头头了。

  送走了饶广贤,李景孝叫来2个书吏,开始了解有那些公事需要自己处理。

  一听只是归纳,府、州、县上报的道士增减文书,李景孝立马明白田国英为什么说事情不多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