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第249章 辞职归乡(3/3)

婶也是说说笑笑。

  不像前两年,基本上都不怎么说话。

  景熙三姐妹自然是欣喜的很,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而秦可卿、元春和王熙凤都是伶俐的主,有意奉承下,二叔二婶脸上的笑容那叫一个灿烂。

  只是二叔也不是没忧心事。

  李景孝和秦可卿、元春结婚都两年了,肚子居然都没见动静。

  特别是元春可是他二房的媳妇,生下的子嗣也是二房的后代。

  二叔不急就怪了。

  但这事他和二婶都不好明说,免得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只能想着,晚上景熙三姐妹住在家中时问问。

  隔天,李景孝带着秦可卿去了秦业那边送年礼。

  老头就一儿一女,家中仆役多数还是秦可卿嫁给李景孝后,主动帮老爹买的。

  人口少,虽然冷清了点,但也没那么多的烦心事。

  不过翁婿俩闲谈时,秦业忽然来了句:“贤婿,老夫打算年后便送交辞呈,回祖籍安享晚年了。”

  李景孝和秦可卿同时一愣,随即就明白秦业的意思。

  一来确实年龄大了。

  与其到了年龄不得不辞职归乡,还不如主动给人让位置。

  也能得个香火情。

  而且退下去的规格,应该也能高一级、半级的。

  二来,有王伯腾的先例,巴结拉拢秦业的人肯定更多。

  若是年轻个十岁、八岁,老头可能还有点想法。

  现在年纪大了,又一辈子都是中低层的官员,早没了雄心壮志。

  还不如退下去,免得给女婿、女儿惹来麻烦。

  顺带着,今后李景孝和秦可卿对秦钟,也会更加上心,多加照顾。

  甚至李景孝觉得,老头可能是想自己回乡,好有理由把秦业交给女婿、女儿照顾。

  秦可卿忙看向李景孝,李景孝只是想了几秒。

  就笑着说道:“岳丈在京城为官已有二三十年,此时回乡,说不定会不适应。

  不如岳丈去道录司坐堂,平时没什么事,就当是拿着朝廷俸禄养老。

  又不用担心骤然退下去,一时不习惯,反而对身体不利。”

  说完,看向了秦钟继续说道:“过些年小弟也到了娶亲的年龄,虽然乡野之间也多有好姑娘。

  可到底和钟弟从小的习惯,还有生活环境不同。

  岳丈留在京城,也能帮钟弟选个好媳妇。

  等钟弟娶妻生子,金榜题名。

  再有外孙孝敬在身边,岳丈就不会想着回乡了。”

  秦可卿立马不断点头,秦钟虽然脸色羞红,但他肯定不愿意回老家的。

  至于秦业,说实在的,都不用李景孝去猜。

  一个为官多年的老头,怎么可能真的能放下。

  要是他真回老家,保不齐三五年内,身体就垮了。

  那时,该头疼的反而是李景孝。

  而李景孝说起了‘外孙’,肯定是他和秦可卿的孩子。

  秦业一想,自己还真不能回乡。

  否则光是想外孙,自己说不定就成天睡不好。

  这么一想,很是爽快的点头,不再提回乡的事。

  而且真去道录司为官的话,仔细想想,倒是很符合他的心意。

  这衙门本来就是个冷衙门,虽然因为李景孝,近两年受到不少关注。

  只是读书人真没几个愿意去和妖邪打交道。

  也就没什么人愿意去那边为官。

  而且这年代消息闭塞,很多事情传的越是离谱,心里不信的人反而更多。

  所以道录司除了待遇比以前更好,慢慢的也就和过去一样,没多少人关注。

  李景孝又兼管着道录司,沈伯平是李景孝的老上司。

  石德龙三人在道录司业早站稳的脚跟,甚至成了降妖除魔的中坚力量。

  加上还有胡新荣、胡柔儿叔侄。和柳宜修、柳宜芝兄妹俩在。

  可以预见秦业去了那边,不仅没人敢怠慢他,确实和养老没区别。

  请收藏本站:https://www.7d0876b.lol。一起小说吧手机版:https://m.7d0876b.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