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第273章 得偿所愿(1/3)

  而且李景孝这个主帅,都不在乎会不会史官和朝臣们被骂。

  牛展鹏等人等人,自觉自己等人不过是小角色。

  说不定史书都不会记上一笔,连挨骂的机会都没有。

  自然就更不在乎了。

  而李景孝却会随着京观越筑越多,史书上对他的描述,也会越来越详细。

  特别是高丽和倭国的史书,一定会大书特书。

  这么一想,牛展鹏等人忽然就羡慕起来。

  人生在世,不过名利二字。

  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人,简直是沧海一粟。

  而且即便在史书上留名,绝大部分也只是一笔带过。

  能专门留一页,来记录功过的人,无不是一时之豪杰。

  所以牛展鹏等人虽然羡慕,但想想自己和李景孝之间的差距,顿时也就释然了。

  不过虽然史书上不见得,能留下牛展鹏等人的功绩。

  但家族族谱上,必然会留下一整页。

  甚至好几页记录他们的生平。

  那也是极大、极高的荣耀。

  牛展鹏等人对后续的战事,不仅没丝毫的畏惧。

  反而一个个都激动起来。

  但对锅岛直茂三人来说,这就是噩耗。

  忙喊着,自己愿意支付赎金,只求饶了自己一命。

  李景孝撇撇嘴,对着牛展鹏说道:“把他们三个的脑袋砍了后,连同加藤,还有所有‘部将’以上的倭寇的脑袋,全都保存好。

  送去给高丽王。

  然后告诉高丽王,派人送去大阪交给猴子。

  我要让他知道,这场战争不是他想打就能打。

  想结束就能结束的。”

  加藤不仅是猴子的得力猛将,还和猴子有亲戚关系。

  看到加藤等人脑袋时,相信猴子的表情一定非常的精彩。

  而且震慑倭国,也算是一种心理战。

  而且李景孝不怕倭国人死战,反而担心投降派轻易就占据了上风。

  那自己说不定连进攻倭国的机会都没有。

  牛展鹏等人忙答应下来。

  抓着三个倭寇副将一刀砍了。

  还特意拿着人头,对着负责记录的书吏,和记录战功的军法官,再三强调一定要记上。

  这三个倭寇副将,是他们亲手砍下了脑袋。

  李景孝对此不仅没在意,反而也开口帮牛展鹏等人说好话。

  负责记录的两个书吏不由翻白眼。

  但手上的动作,却很是老实的加重笔墨夸牛展鹏等人。

  史官和军法官也不全是,完全不懂变通的人。

  下午,二十多个脑袋专门处理过之后,被权知丽的心腹,带着几十人快马去了长兴城。

  高丽王的胆子其实小的很。

  先逃离高丽王城,又从‘开城’逃到平壤。

  再从平壤一路逃到了长兴城。

  而且听说这位国王到了长兴城后,也吩咐人做好准备。

  一旦大周的援军,首战不利,他就决定直接跑去辽东的辽阳城。

  为此,几十个高丽重臣,直接跪在高丽王面前,求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离开高丽。

  但这位国王是打定主意,宁愿当亡国之君,也不愿意战死或者被俘。

  而李景孝对这位高丽王,其实好感不小。

  原因仅仅因为一句‘就算要死,也要死在上国’的话,对他很是欣赏。

  对高丽人来说,国王贪生怕死是坏事。

  又一副大周小迷弟的表现,在李景孝看来,这才是好盟友。

  理想的高丽统治者。

  而且李景孝心里还明白,自己在高丽杀的越狠,今后高丽就会越顺服。

  ——

  花了两天的时间,在成兴城城外10里一处山壁旁,筑起了一座3万人的巨大京观。

  再次在崖壁上刻字。

  而且被坑杀的九千倭寇的大坑旁,也让人勒石立碑。

  并且要求当地高丽官员,在此地建道场。

  名义上说是镇压这4万倭寇的魂魄,实际上只有建了道场,才会更长久的保存下去。

  并且世代被当地人传颂。

  为此,李景孝直接把京观所在的大片土地,直接划归道场所有。

  这下,愿意做这事的当地官员和乡绅们,不禁更多。

  一个个还积极的很。

  即便李景孝没仔细去算,划给道场的土地有多少。

  但估摸着,应该有上万亩。

  土地带来的利益本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