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第275章 手段尽出(2/3)

小股部队出城,往汉江以北而去。

  大部队还在城里,准备多休息一天。

  但小西行长不愧是商人出身,让士兵白天睡觉,傍晚时做准备。

  打算走夜路,反正离龙山仓不过三十里路。

  冒险夜间行军,不仅不得不做,也值得试一试。

  顺利地话,能在凌晨之前抵达汉江以北的平原。

  扎下营寨,后天正式渡江进攻龙山仓。

  但小西行长没想到的是,他遇到的是个开挂的。

  在千里眼的眼里,汉城内的一举一动,对李景孝毫无秘密可言。

  等晚上倭寇出了城,李景孝暗道战机来了。

  立马擂鼓召集诸将。

  把一个锦囊当众交给了权知丽,并且连同王命令箭和自己的一把佩剑都交到她手上。

  等于把龙山仓城内几万大军的指挥权,交到了权知丽手上。

  以李景孝打破4万右路大军的功绩,还有大周国公的身份。

  倒是没人敢反对。

  最后李景孝叮嘱帐内所有人,天亮之前,不准离开大帐。

  又吩咐左镇抚司的两个百户所的校尉,守着大帐。

  一旦有人违背军令,直接斩首。

  甚至还留下了十个金甲力士,充当权知丽的贴身护卫。

  帐内的诸多将领,看着从帐外走进来的,2米高,一身金灿灿重甲。

  手握单刀、长枪的力士。

  心里顿时暗暗吃惊。

  这种一身厚实重甲,身高体壮的重甲步兵,往往就是战场上的人形绞肉机。

  用作护卫的话,即便上百人都很难冲击这10人的阵型。

  威慑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李景孝自己则带着龙山仓城外的,2千重骑兵和1万轻骑兵。

  绕过龙山仓,从东面之前修建好的木桥过了汉江。

  夜间潜行的麻烦虽然很多。

  但李景孝又召唤了上百个金甲力士。

  有这些人引导和带路,凌晨3点多,大军顺利来到了龙山仓的汉江以北。

  躲进了‘南山’东面等待着。

  李景孝骑着战马,站在南山一处山坡上,睁开额头第三只眼睛。

  先看看龙仓山大军所在的主帅军帐内的情况。

  好在自己的命令,不管是辽东的将领们。

  还是高丽的将领,没人敢有异议。

  有人焦急的睡不着,有人则干脆躺在大帐内睡觉。

  确定龙山仓没问题,李景孝的目光这才放在了已经出城的四万倭寇头上。

  小西行长没全军出击,倒是没什么好意外的。

  这对李景孝来说,也是好事。

  分批击溃敌人,难度会小很多。

  而且只要击溃这4万人,整个中路军其实就已经完全垮掉了。

  剩下的倭寇左路大军,还在南下路上的4万人。

  因为北上突进的速度太快,现在想南下,需要的时间自然更久。

  缺粮也缺的更厉害。

  等发现汉城被大周和高丽夺回,投降是必然的。

  李景孝只是稍微想想,就打算把倭寇将领全杀了。

  然后用土地去招募投降的底层倭寇士兵。

  就不信每人发50亩、甚至100亩地。

  会没人加入。

  当然,为了公平起见,今后得用人头抵消这50亩、100亩的地。

  那些不答应的,直接扔给高丽朝廷管理,做战后重建。

  说白了就是奴隶。

  而李景孝此时还在想着,等这一战之后,自己得让人快马送奏折回京城。

  找隆德帝要海船。

  否则几万,甚至十万大军渡海,那就是奢望。

  不知不觉天慢慢亮了起来。

  山后的1.2万轻重骑兵,也休息了四个小时。

  李景孝对着身边的汤志杰、常瑞、牛展鹏、陈鸿升。

  还有王忠和他手下的六个千夫长点点头。

  众人此时早已经猜到了李景孝的目的。

  但他们只以为李景孝是想趁着倭寇出城时,忽然攻击。

  以有心算无心。

  又是忽然袭击,胜算确实很大。

  但李景孝却已经透过千里眼,看到了4万倭寇经过一夜的行军,此时不仅抵达了汉江以北。

  还正在江北五里处,一处平原上准备扎营。

  此时进攻,不仅倭寇体力消耗不少,应该还挺困的。

  而且1.2万骑兵从北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