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大唐

第123章 蝉鸣一世 佛魔大战(5/7)

 甭管你是哪里的龙,到了南阳,你得盘着。

  船至弋阳。

  才到渡口就被人拦了下来,卢祖尚早等候在此。

  “师叔!”

  卢祖尚才见到船影,远远就开始招呼,他这师叔喊得越来越顺口。

  旁人羡慕不来。

  “你师父可在家?”

  “在!”

  卢祖尚赶忙道:“他老人家已知晓师叔近几日要回来,于是把几位道门朋友留在光山,若师叔得空,便见上一面。”

  “那可正好。”

  周奕笑道:“我正要见松道友。”

  他才一下船,码头边便迎来二十多名大汉,齐齐招呼道:“观主!”

  卢祖尚的欢迎团队引起了不小动静。

  周奕朝那些或生疏或有几分印象的面孔点点头后,与卢师侄一道朝光山而去。

  他一路走一路道:

  “师叔大胜魔门宗师,可谓是名动武林,此事连我弋阳武林同道都已知晓。

  那左游仙是道祖真传第一人,师父知晓此事后,极为师叔高兴,连连写信给诸位道门朋友。

  现在光山这几位,全是一个月前踩着年初赶来的。”

  “哦?来有几人?”

  “三人。”

  “是哪里来的朋友?”

  “其中一人我认识,也与我楼观派有关,姓陈,来自颍川。

  另外两位,听说是从嵩山来的,我也是头一次见。”

  一路聊着,不久入了光山。

  天色将要晚,方至卢府。

  松隐子的青松观比较小,人一多,没地方住,还是卢府之中更为方便。

  卢祖尚本要通报,叫里面的人按礼数迎接。

  周奕却没架子,与他一道入府,到了那间最静的院子。

  院中,着一身道袍的松隐子听到脚步声本不在意,忽然瞥见月洞处的白衣人影,登时面露笑意,站了起来。

  “易道友!”

  院中另有三人,也偏过头来,看向周奕所在方向。

  一眼望去,三人暗自点头。

  第一印象,总算没叫人失望。

  “松道友,还有几位朋友。”

  “易道友。”那三人年岁大,却不敢在辈次上托大,同时拱手。

  “来来来,不要见外。”

  松隐子将周奕一拉:“这三位已对易道友熟得很,我来介绍他们的来历。”

  他朝一位面泛红光,看上去很精神,但两条眉毛却已花白的老道示意:

  “这位是陈常恭陈道友,若以武学论,陈道友在颍川,那可找不到对手。”

  白眉老道轻轻摆手,脸上泛着宝光,带着和蔼笑意:

  “你呀”

  “在易道友面前,何必论老朽这一点才情。”

  周奕笑着与白眉老道打了一声招呼。

  另外两人约摸六十岁,模样有七八分相像。

  “这两位计道友分别叫做计荀、计守,在嵩山修行。”

  周奕与两计也互相打了一声招呼。

  白眉老道瞧着周奕,忽然想起松隐子的话,他往前一步,用一把苍老的声音道:

  “听闻易道友通晓各宗经典,不知能否追溯到本门师承正懿真人?”

  他带着几分考教。

  在松隐子期待的眼神中,周奕随口便答:

  “来何为欣,去何为怆?生死道一,梦觉理均。”

  陈老道的表情认真起来:“妙!”

  这一句话,乃是正懿真人的生死之论,一下点中要害。

  “正懿真人师事王道义,学楼观经典。后游华阴,遇陆景,得受秘要,谓常能积感通神,未兆先知.”

  陈常恭连连点头,脸上笑容愈甚。

  他的道承不算偏门,但能被人一下说出来,也极为了不起。

  计荀道:“易道友既知正懿真人,可晓得侯楷?”

  四人一齐朝周奕望来,这道承,可就比正懿真人要偏了。

  “侯楷之师正是正懿真人,但他老人家尤精老庄之学,志趣孤高,不婚不宦。

  得授正懿真人所授玄文秘诀后,隐居寒谷,后在嵩山参道,晚年诵大洞经与《三皇内文》劾召之法.”

  周奕笑道:“原来两位计道友不仅为楼观之脉,还与我靠得很近。”

  “哦?!”二计面露愉色。

  周奕并二指,在指上先化罡气,再化天霜。

  这两招秘法一露,计荀与计守立刻对望一眼,目露惊异。

  他们两样经典都学得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