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大唐

第92章 她只是我的妹妹(7/8)

女,对她来说,这观中恐怕是真正的净土。

  她练功之余,竟有兴致与两小道童讲学经文

  岁序既阑,玄冬肇至,天气越来越寒。

  南阳北倚伏牛之巉岩,南襟江汉之浩渺,别有冬韵。

  这是周奕在南阳过的第一个冬天,眼看年岁将至。

  旧历大雪日,南阳淯水汤汤,冰澌初结,渔舟泊于岸,鸬鹚栖于桅。

  这一天申时,周奕在观中打坐练功,忽起动意。

  提湛卢出观,在外边清出的阔地上练剑。

  练过片刻,把剑交给晏秋。

  “师兄,你要去哪里?”

  周奕笑道:“我下山道走走。”

  去谢老伯那里瞧了瞧,他不在家,想必是冬钓去了。

  这老翁钓瘾很大,他若至北盘江,估计也能做个“山顶洞人”。

  周奕没敢忘恩,谢老伯如今过得比当初更自在,不必焦虑日用。

  他学识颇渊,两小道童经常串门,一老两小也能玩到一起,故而也不寂寞。

  看老人的面貌,显是比周奕才见时精神多了。

  想着去白河边转一趟,若他空军便嘲笑一番,再朝南阳城走走。

  可是山道才过一半,就听到下方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周奕定睛一看,这桐柏山道,霰雪昨日才霁。

  忽有少女自山道走出,衣玄黑之裘,双袖垂霜,足蹑轻靴,踏残雪而登山阶。

  她发髻后束,簪以竹钗,腰间悬剑,寒铁为鞘,饰以玄纹,乃知为江湖剑客。

  然其清丽之态,直叫雪景失色。

  少女并不抬头,双手捧着一卷书,目光凝注,像是看不到周奕一般。

  只是她越往上走,嘴角弧度越压不住,马上就要破功了。

  周奕笑盈盈走了上去,见少女看的是一卷经书,正是《淮南鸿烈》。

  “姑娘,你的书拿反了。”

  “骗人,哪有。”

  她的声音何其温柔,唇边挂着一丝淡淡笑意,头也不抬,又道:“这山上可有五庄观?”

  “有的,不过观主不在家,你入了庄也寻不到。”

  少女双手合卷,很是不满地瞧着周奕:

  “周小天师,你这是要赶人家下山吗?”

  周奕缓缓诉说:“我这段时日一直在观中练功,今日突然心神不灵,像是听到凤凰清音,这才出观.”

  “所以,这观主不在家,自然是为了迎客。”

  “错了,是迎朋友才对。”

  独孤凤展露笑颜:“我要恭贺你,找到这样一个清净地,方才我从河边过,多见胜景,真让人心静。”

  “不过,今日我来者不善,恐怕要让你为难。”

  “哦?”

  周奕脱口而出:“你不是要与我比剑吧?”

  “也差不多。”

  独孤凤道:“先去你的五庄观瞧瞧。”

  也不用周奕引路,独孤凤径直往上走。

  什么意思?

  周奕没有搞懂,但是走了一段路,他忽然想到一个不对劲的地方。

  揣摩一下小凤凰的意思。

  似乎是要比剑。

  正好,这观中还有一名剑客。

  呵呵

  难道她们此前认识,或者干脆是对头?

  这可有趣了。

  周奕目色稍变,飞速思考,用上了大明尊教的镇教宝典《娑布罗干》,以天顶秘要贯注精神,加速推演。

  可还是算不出要发生什么。

  身侧的少女始终藏着一丝神秘。

  复行数百步,五庄观映入眼帘。

  冬日的五庄观别有气象,静卧山岗,独享清净。

  观前白鹤沾雪,更添仙态。

  这时

  观中走出两小道童,夏姝和晏秋看到独孤凤后明显惊讶了一下。

  他们齐齐看向周奕。

  晏秋道:“师兄,这位姐姐是.”

  他没有说完,一旁的夏姝抢过话:“笨,师兄早说过的,这肯定是凤姐姐。”

  独孤凤温柔一笑,上前与他们打招呼:“你们好有灵气,老天师真会挑徒弟。”

  她倒不是说场面话。

  夏姝与晏秋一直在山中深治经卷,又不参与江湖纷争,自然有一股道门风韵。

  就在这时

  独孤凤抬起目光,看到五庄观走出一人。

  她一身紫衣,泛着幽蓝色的清澈瞳孔,带着异域风情,身负一柄火红色长剑。

  一人是独孤家的绝世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