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家父是包船王

第41章 包宇名声大噪(2/2)

报财经版的实习记者。”

  原来赵秀贞只是一个实习记者,她刚刚跟着另外一个记者来这里参加新闻发布会。

  包宇对她感兴趣,也就特意把她单独留下来。

  现在赵秀贞对包宇很感兴趣,不仅仅是因为对方是包船王的嫡子,未来环球航运集团的继承人,更是因为这次背后居然是包宇主动出击收购九龙仓的事。

  现在包宇感兴趣的信报。

  信报创始人,除了林山木夫妇。

  而信报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人物。

  曹仁超。

  曹仁超是在1975年到1976年之间才加盟信报,并且买入5%信报股份。

  他出身草根,13岁丧父,中学毕业后参加工作,曾在香江《明报》资料室任职,1973年好友林山木夫妇创办《信报财经新闻》,其后曾担任《信报》董事及专栏作家。

  曹仁超读书不多,见识却是很多。

  在1969年到1973年,香江牛市期间,当时也赚了很多,甚至成为百万富豪。

  1973年股灾发生后,他在股市赚到又全部都亏掉了。

  也因为对于证券公司和股市的了解,他要比许多人都更清楚股市和经济财经,其后,林山木夫妇离开明报,创办了信报。

  很明显,思聪这个是股评笔名,包宇怀疑真人就是曹仁超本人。

  当然,曹仁超也是一个笔名,他正是曹志明。

  此时,近距离情况下,赵秀贞总感觉这位包家少爷不一样。

  她本来很多问题要采访包宇。

  包宇则是问道:“赵记者,你们公司股评家思聪是不是曹志明的笔名?”

  包宇这一句话,让赵秀贞有些惊讶。

  实际上,无论是思聪,还是曹仁超,都是曹志明的笔名。

  思聪和曹仁超不仅仅限制于曹志明发的稿子,也可能是公司其他人发的稿子,只是统一用这两个笔名来发表而已。

  这确实被包宇猜对了,绝大部分思聪的文章,就是出自曹志明自己本人写的稿子。

  《信报》开办时,曹志明在石林投资公司任职,闲余时间撰写约四百字以思聪为笔名的香江股评,后来再添一段三、四百字的投资者日记,曹仁超正是当时曹志明起的笔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c852b.xyz。一起小说吧手机版:https://m.8c852b.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