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家父是包船王

第423章 藿建宁深入了解香江的变化(1/2)

  藿家宁如同疯了一样,把自己关在房间。

  除了吃早餐,午餐,晚餐外,其他时间,都是关在里面看那些旧报刊。因为这些报刊看完还要还回给书店的,也不敢让妞妞进去把报纸弄坏了。

  不过。

  这一周下来,不分昼夜,藿建宁疯狂从报刊上获取他需要的信息。

  他是越看越惊讶。

  在1977年的上半年前,从报刊上可以得知,李加成和长江实业集团还是很厉害的,特别是赢下当时三十多个财团,特别是赢下香江置地,拿下香江中环站和香江金钟站上盖物业的发展权。

  但是,在1977年的下半年。

  李加成和长江实业的发展,好像突然停下来一样。

  其中,在1977年下半年开始,香江这些报刊基本上也就是多了包家父子的消息。

  特别是那位包少。

  先是收购九龙仓,青洲英坭,其后吞掉和记黄埔,香江电灯集团,中华煤气,甚至香江两大巴士集团。

  还有前些时间,成立环球航空公司。

  从1977年下半年到1978年末,基本上都是包家父子的消息,特别是那位包少的消息。

  可以说,这一年半里面,涉及到重大收购和商业活动,基本上都是和包宇有关的。

  此时,双眼已经有些血丝的藿建宁才发现。

  从1974年到1977年上半年间,李加成发展确实不错。

  但是,在1977年下半年到现在,已经早已是包家父子的天下。

  其中,包家包船王本身持有的环球航运集团和亚洲航运集团,已经是香江甚至全球最大的航运集团。

  其后,包宇的环球投资公司,通过一系列收购,包括吞掉怡和控股的九龙仓,吞掉英资青洲英坭,吞掉垄断港岛电力的香江电灯集团,吞掉垄断港岛煤气的中华煤气,吞掉香江两大巴士集团。

  基本上,现在那位包少控股的这些大集团,实力和资本已经远超他爹地包玉刚。

  而包家父子这加起来的产业,几乎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

  相反。

  在这他一直非常看好的李加成和长江实业集团。

  如今,依然还是缩在香江北角。

  虽然从报刊上得知李加成把收购的美资永高公司旗下的香江希尔顿大酒店重新拆掉,准备修建新的大厦作为长江实业集团。

  但是,在藿建宁看来,李加成似乎错过很多很重要的战略。

  在这之前,藿建宁了解到的是,包船王和汇沣上一任董事长桑达士关系密切,而李加成夫妇和当时汇沣总经理,也就是现在汇沣董事长沈弻关系密切的。

  但是,现在来看,似乎并不是那样。

  在藿建宁看来,包船王能够成功自然是有桑达士的支持。

  而李加成能够成功并且突破,怕是没有汇沣和沈弻的支持,是很难进一步扩大规模的。

  这种情况下。

  如果自己还去给李加成做事。

  即使现在李加成的长江实业集团还是香江比较大规模的华资地产商,但是,和包家父子相比,其实已经远远无法相比。

  也就是说,他去给李加成做事,前途也就很难说了。

  另外一方面。

  藿建宁也看得出。

  在七十年代以前,甚至七十年代初,香江的英资还是非常强势的,包括1972年,怡和通过香江置地吞掉香江牛奶公司。

  但是,在其后,先后遭到股市,楼市影响,香江的英资开始从高峰开始衰落。

  包括现在怡和失去九龙仓。

  和记国际变成和记黄埔,完全被包家父子吞掉。

  而会德丰现在只是还保持完整,但是,藿建宁总感觉会德丰问题也不少。

  剩下的太古在这之前,实力已经是最强,财务也是最稳健的,但是,包家父子突然和其他资本成立环球航空公司,直接打破了太古航空业的垄断。

  这也就意味着太古也开始不行。

  至于汇沣,汇沣一直是香江最大英资银行,更是香江央行角色,旗下还收购了香江原来最大的华资银行恒生银行。

  一般来说,香江的华人精英先到汇沣上班,是最不错的工作。

  另外,还有渣打银行,渣打银行则是差了一些。

  剩下其他中资银行,华资银行,以及现在香江总督府为打造香江为国际金融大都市,陆陆续续给M国,Y国,瑞士,东洋,甚至欧洲其他国家的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发放牌照。

  实际上,这些金融机构还是无法和汇沣,渣打银行相比。

  此时,一周下来。

  已经充满血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