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281章 280交换(1/2)

  第281章280交换

  公园里除了树木绿植比较多,对成年人并没有多友好,唐植桐找了个荫凉底下的连椅躺下,打算睡一会。

  也许是昨晚睡得太饱,脑子里就跟过龙一般,想家,根本睡不着。

  唐植桐是想尽快回四九城的,出来已经一个周了,格外想小王同学,但啥时候回去不是他说了算,得看火车车次。

  想着小同学的迷人酒窝,唐植桐琢摸着要不要给她拍封电报呢?

  咦?电报??去!

  唐植桐突然想起来还没给动物园拍电报,得让那边准备好钱去押运科交接。

  说干就干,唐植桐也不睡觉了,麻溜的爬起来,出了公园找邮电局。

  给动物园孟江生发的书信电报,唐植桐在电报里着重说明有三只虎崽,让他带好钱,这个星期五中午去押运科接老虎。

  不多,总共也就十来斤的样子。

  大部分关内人都是很硬气的,交换比例给的很公道。

  然而今年农村的夏收并不是很理想,但征收却基本没变,这就造成了农村更加缺粮。

  同样的空间外挂,若是被居心叵测的人持有,估计能把目之所及的这些都偷走。

  有些余钱的农户这才把自己的食用油的定量买出来,那进城跟城里人换粮……

  有点类似集市的模样,没有人管理,没有人收费,市场里的人一副司空见惯的模样。

  不愧是十三朝古都,三步一坟,五步一墓。

  四九城的城市户口“节约”了食用油,但四九城的农业户口占了“四九城”三个字的光,只是压缩,并未停供。

  再过几十年,在古都的地界上,最稳定的工作就是考古,一辈子不用担心失业,浩瀚如海的工作量让人头皮发麻,一天二十四小时作业都得挖好几百年。

  古都这边由于前两年购销情况良好,抛除给其他重要城市的供给外,省内还能自给,于是今年只对粮食供应进行了压缩,并未对食用油供应做调整。

  定量里面的食用油都是素油,这玩意唐植桐存的并不多,这次换油,往小了说是互惠互利,就当补点库存。

  想到文物,唐植桐走在古都的大街上,往下探了探,嚯!这是套娃?还是叠罗汉??

  烂怂大雁塔确实没啥好看的,门票两分钱一张,进地宫再额外收费,这个可就贵了,一毛五一张票!

  博物馆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文物,真是不来古都,不知道文物多。

  嗯,此次拍电报的收费凭证也得留好,到时候让孟江生给报销。

  一个是古都地铁,处处古墓,得小心翼翼避免惊了老祖宗,万一碰到了,得请老祖宗让道,这个耗时间。

  另一个是泉城地铁,地质条件复杂,生怕挖断泉脉,考证了二十来年,愣是拖成了最后一个建地铁的省会城市!

  虽然底下的古董不能碰,但有个地方的古董还真能合法获取,那就是海底的沉船!

  只要有实力,就能搁浅争议,共同开发,与其让外人盗走,还不如自己人开发。

  尽管唐植桐知道现下并未到出货的最高点,性价比很低,但碰到了,还是打算帮一把。

  这场缺油是全国性的,上面认为“处处脱销不如一处脱销,多头紧不如一头紧”,下通知暂停对农村的食用油供应,同时压缩城市居民的食用油定量。

  唐植桐对此很纳闷,就连四九城五月份的时候节约了食用油的定量,这边怎么还能拿到明面上换东西?

  古墓这么说,听说房地产商拿地的时候都得磕头拜拜,若是拿地后开工,挖到古墓,停工进行抢救性挖掘是基操……

  唐植桐踢着石子,信马由缰的走着,不知不觉的到了一个市场。

  给孟江生拍完,唐植桐又给小王同学发了一封书信电报,略微有些肉麻,说了自己的归期,但没敢提打老虎的事,生怕让家里人担心。

  唐植桐去年屯的白薯还有一些,于是就偷偷摸摸的往返几次市场,换了一些食用油。

  只是这种想法不能跟任何人说,连提都不能提,否则被说成布什么什么亚都是轻的!

  唐植桐跟人递颗烟,才了解到里面的内情。

  唐植桐心里暗叹一声,生活都不容易啊!

  唐植桐没有立马走,而是起身问了几个要换粮的老乡,以什么比例去换粮。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唐植桐先后去了烂怂大雁塔、博物馆等景点。

  正经人能干这样的事?唐植桐不干,文物这玩意有价值,但大多集中在文化研究上,实际的经济价值嘛,是不是虚高,就见仁见智了。

  相比较起来,唐植桐更喜欢博物馆,价格亲民,一张票只要五分钱,而且能在里面待一天。

  除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