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320奖励
事情怎么去做,唐植桐没过多插嘴,他非常相信叶志娟的智慧,何况也没有资格在她前指手画脚。
农村的医生前面带“赤脚”二字,不是因为往前查三代是红色的,而是因为穷,没鞋子穿。
农村有多穷,很多人都想象不到。
一切语言在贫穷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
尽管不少宣传偶尔会提到某某的子女也在务农,这种事吧,看看就得了,别太当真。
在家务农的,绝大部分都跟万向阳兄妹差不多,为后妈所不容,但宣传中不会提到这些。
当然也有比万向阳兄妹更困难的,只因亲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强迫”迎娶的发妻……
“呀!缝纫机票!”小王同学将东西都取出来,逐一看了一下,最终捏着票据,惊讶道。
王静文看了一眼卖关子的丈夫,撇撇嘴,将档案袋打开。
“练字呢?”就在唐植桐专心致志、全身心投入的时候,方圆过来了。
城门楼子上尚未挂起大幅画像,现在只有重大节日才会挂,平时都是空着的,要等风起后才会天天挂。
“这是什么?”王静文拿起档案袋,看着没贴封条,打开前问了一句。
“不错嘛。不光有胆量,还有远见。”老苏夸奖了一句,抽上烟,都是老相识了,没有跟唐植桐拿架子。
唐植桐以前给资本家扛活的时候,老板开会,公司的中高层汇报都是这么个套路,捡老板爱听的说。
都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没有人喜欢听逆耳之言,无论时代怎么变迁,这是人的本性。
远远看去,会堂已经封顶,来来往往的工人正在热火朝天的朝里面搬运材料,兴许是在准备内部装修。
“打开看看。”唐植桐放下水杯,坐在王静文对面的椅子上,说道。
老苏拉开抽屉,拿出一张缝纫机票,把烟头怼在烟灰缸里,拉过一沓信纸开始手写证明信。
“圆哥好,抽烟。”唐植桐在听到方圆动静后,立马放下毛笔,掏出烟来散了一颗。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有人举着手里的旗帜,有人敲着鼓,有人挥动着手里的彩带、纸花,欢呼着走过城门楼子。
至于水流量多大、多久能灌溉完毕、旱灾造成多少减收,只字不提……
十年,变化翻天覆地,经济实力、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至于奖状嘛,这个俩人早就知道,回家也没法挂在家里,因为至今还瞒着张桂芳呢。
“今天来不及取钱了,可能要花你那些十块、三块的钱,你舍得吗?”小王同学想起这一茬,停下往外走的脚步,问道。
“钱和存款单都在家里呢,没法直接去。”小王同学将票据拿在手中,没舍得放下。
“我先问问有没有货吧。”王静文并没有听从唐植桐的建议,而是拿起桌子上的电话,打给自己的朋友。
彩排队伍过去后,临时交通管制解除,唐植桐回市局取了自行车,骑着往北去北图找小王同学。
小王同学全程旁听,回到家的时候,看向唐植桐的崇拜目光中已是饱含秋水。
“走!回家拿钱。”一会的功夫,王静文电话确认有货后,挂掉电话,跟丈夫说道。
“这有啥舍不得的,赚了钱不就是花的嘛。”唐植桐其实也没换多少,花了就花了,等以后有机会再存就是了,干什么都不如让小王同学开心来的重要。
星期一,唐植桐上班,照例泡茶、看报纸、练大字。
唐植桐到市局门口的时候,远远地看见东西长街上正在组织彩排,还有個把月就是十周年庆典,上面对这次游行非常看重。
“那就先回去拿钱。”唐植桐开口道。
三转一响啊,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等买了缝纫机就只差一响了。
“讨厌,注意点,在办公室呢。”王静文将丈夫的手拿下来,顺手将水杯递过来。
出了市局,唐植桐没有回押运科,而是将自行车放在市局,步行往北和一众百姓挤在路边,听着奏乐,看彩排的队伍。
“您夸奖,我这都是碰巧。”唐植桐谦虚道。
“谢谢苏处教导,我一定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唐植桐眼巴巴的盯着信纸表态道,有些东西管理越来越严格,光有票还不行,还得有单位的证明信。
鼓励储蓄,要会过日子、精打细算、留有后备、同心同德、厉行增产节约等等。
看完报纸,唐植桐摆开姿势练大字。
唐植桐只是笑,并不回嘴。
“嗐,我就是看那地方荒着可惜,我自己干了一点,绝大部分工作是大家一起做的。”唐植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