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456章 455对线(2/3)

们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咱们可不能草菅人命啊!”

  叶志娟闻言,问道:“这位是市局的同志?看着有些面生。”

  “我是部里过来旁听的。”这位龙套是带着任务来的,务必把这事给搅合黄喽,争取不过来也得拖着,要把主动权争取过来,最好是等到部里也拿出一个类似的方案。

  如果四九城卫生部门答应下来,其他地方上的单位肯定会在妇联张口后效仿,那岂不是架空了老爷部?

  年终汇报工作的时候,妇联说自己摸索出了一条解决农村医疗的路子,老爷部的脸往哪搁?

  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活你们都干了,置我们于何地?管理城市卫生吗?

  叶志娟听后心里有数了,肯定是见自己妇联走在了前面不乐意了。

  只要条件合适,分点功劳过去也不是不能接受,但反对这事是坚决不能接受的。

  “这位同志的帽子很大,我脑袋小,怕是戴不稳。”叶志娟也不急,缓缓道来。

  “这位同志,你知道现在农村妇女、儿童看病有多难吗?

  你知道农村每万人有多少大夫吗?

  你知道农村每年因无法及时就医死亡多少妇女、儿童吗?

  我都了解过,我这边有份数据,一会你回去的时候可以带回去。

  确实如你所说,我们找的女知识青年没有经过正规院校的学习、培训,在业务上可能会存在不足。

  但绝对不能称她们是半吊子!

  她们都是满怀一腔热血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的。

  她们所学的手册内容,也都是诸位知名专家、教授、学者联合编撰的。

  伱知道为了编这本手册,专家们费了多少心思吗?这里面每条见针的,他们都拿自己试过,确保安全有效才会写到手册里!

  我们也会这么要求知识青年,不会出现拿人练手的情况。

  我知道你会说等等,等你们商量出方案。

  但我想问一问,既然你们专业,那你们有解决三万万妇女、儿童的医疗问题的办法吗?

  退一步说,我们能等,三万万妇女、儿童能等吗?他们等得起吗?

  我们妇联是坚决不答应干等的!

  经过培训的知识青年可能不如科班出身的医术好,但也比没有强,起码小病能看好,大病也能及时甄别分流、转院。

  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啊,同志!

  要在短时间内解决三万万妇女、儿童,甚至全体农民兄弟的医疗问题,咱们要先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不能走寻常路!”

  叶志娟说话铿锵有力,将老爷部的代表逼到了墙角。

  龙套心里苦啊,大义在前,自己肯定不能否认,但领导又有交代,这可如何是好?

  正当龙套哑口无言的时候,老爷部来人了,级别还挺高,但说话非常客气,恨不能让干啥干啥。

  究其原因,李大姐那边发力了。

  无关立场,李大姐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能干早就干了,都十年了,还用等到现在?

  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她同样不肯放任此事走了样,于是就拿着手册,捅破了天。

  不仅主导此事的叶志娟受到了表扬,而且还要到了一副为手册题的字,可谓是收获满满。

  同时,综合考虑,四九城这边妇联主导做试点,后面其他地区推广的主导权还是交到了老爷部手里。

  接下的事情就简单了,会上妇联说啥是啥,不过有一条,妇联是没有提的,那就是医务人员下乡。

  最后,老爷部还表示了感谢,同时也表现出了欢迎监督的态度。

  孩子们吃水饺的时候,叶志娟也在吃饭,在卫生部门的食堂里。

  很多单位的食堂都没有取消,甚至有小食堂的存在,每个单位多少都有点家底,只是无法照顾到每个人罢了。

  孩子们吃水饺一点都不慢,狼吞虎咽、气吞山河,即便被刚出锅的水饺烫的倒吸凉气,也不肯吐出来。

  唐植桐一锅一锅的下,孩子们一锅一锅的吃。

  要不是包的多,今儿还真不一定有小两口的午饭。

  即便如此,这帮孩子依旧意犹未尽,只不过“鲸吞”法术被父母给打断了。

  到了饭点儿,却一个回家的都没有,而且院子里一点闹腾的动静都没有。

  俗话说,孩子静悄悄,必定在作妖,孩子父母心里肯定牵挂。

  至于吆喝“某某回家吃饭了”,都是要脸的文化人,一般不会这么做,再说现在家家户户都关着门窗,作用也不大,于是纷纷下楼去找。

  妇联宿舍院子不大,一会的功夫就从传达高大爷那边得到了消息,可能去叶主任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