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479章 478双蒸法(2/3)

的同志们:

  今年是辉煌的一年,各行各业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

  虽然粮食丰收了,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不能丢。

  粮食局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市镇集体伙食单位用量管理十项规定’,主要内容有:

  各单位建立定量卡片,做好户口、卡片和实际人数相符,工种与定量相符;

  各单位建立按定量就餐的食堂制;

  各单位会议招待用粮、夜餐粮、临时工用粮必须按规定审批;

  各单位每月用粮数量实行预决算制度;

  各单位需经常宣传节约用粮……

  ……

  此规定已报四九人委会批准,于本月实施,望各单位严格执行!

  下面由四九城人民印刷厂代表作报告,为大家介绍、推广‘双蒸法’,大家欢迎!”

  “哗哗哗哗哗哗……”

  一阵掌声过后,印刷厂的代表上台,激昂的介绍起了“双蒸法”。

  所谓双蒸法,即将米放在锅里干蒸二十分钟时间,然后再加水蒸熟。

  正常做的话,一斤大米能出2.8斤米饭,采用双蒸法能出3.5斤米饭,增长率25%。

  此外,另有代表介绍了玉米窝头增量法,过程繁琐了些,但核心仍旧是往玉米面里掺水。

  一番介绍下来,台下无论坐前面的,还是坐后面,都知道了怎么回事。

  粮食还是那些粮食,多加水,就能多产出。

  一时间表情各异,有些管不住嘴的就开始小声嘀咕。

  “这不是瞎胡闹的吗?加再多的水,无论蒸几遍,说破天也只是一斤米!”

  “就是,这不是糊弄肚子吗?”

  “哎,你们说,原来凭借一斤米票能打两斤八两米饭,那使用双蒸法后,是给人家打三斤半米饭,还是两斤八两米饭??”

  也有人不吭声,坐着琢磨自己的小算盘,既然推广多加水,那自己是不是可以再多加一点?每斤少一两钱米没人能看出来吧?那自己是不是就能多吃点了?

  高立德就在一旁,一声不吭,非常安静。

  昨天方圆找自己的时候,交代的很清楚,今儿来开会,只带着耳朵来听,不许开口。

  听到了推广会的内容、听到了旁边人的议论,高立德才明白方圆为何那么嘱咐自己。

  方圆坐在下面,手不断在握紧、松开之间反复横跳。

  他是有话想说的,按照他的性格,怎么可能赞成这种做法?

  糊不糊弄肚子先不说,万一,万一定量预决算的时候,把增出来的这部分顶了粮食,那职工吃到肚子里的粮食不就更少了吗?

  “来,抽烟。”苏庆祥看出了方圆的不甘,掏出烟来让烟。

  “这事既然通了人委会,那就不是你我开口就能改的,照着执行就行了。”苏庆祥生怕方圆跳出来当那个靶子,直言了当的点明道。

  方圆点点头,昨天胡局推心置腹的话犹在耳旁:

  “你护犊子,你想争取,我理解,但是,咱多吃一口,外地百姓就少吃一口。

  外地的百姓就该少吃这一口?

  咱这好歹还能有口吃的!

  有些地方双蒸法已经用一斤米蒸到五斤米饭了!

  我知道你看不惯,但你要理解,这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定量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增加了,说不定还要减,这时候不糊弄一下肚子,又能怎么办?

  定量不够,咱后面再想办法解决,你可千万别在会场闹。

  这次跟以往不同,没人能救得了你。”

  推广会议很成功,虽然部分人有意见,但都憋在肚子里,不敢吱声……

  唐植桐不知道今天这一出,上课的时候照常开小差。

  最近事情挺多,纺车轮一直没画完。

  一边画纺车轮,唐植桐一边琢磨,该送小王同学啥生日礼物好。

  小王同学的生日快到了,眼下极少有人过生日,仿佛只有到了六十、六十六、七十等整数、吉利的数字时,一家人才会凑一起热闹热闹。

  但唐植桐毕竟是个后进青年,小两口之间的仪式感总得有吧?

  结婚后,唐植桐才知道,小王同学是41年生人不假,但生日小。

  严格来说,今年俩人结婚的时候她还未满18周岁。

  在结婚年龄上,俩人都撒了谎,算是扯平了。

  张桂芳肯定是不会在意,至于叶志娟当时为何没有阻拦,小两口猜测大概跟俩人看话剧时碰到李大姐有关。

  小王同学年纪轻轻,在母亲领导面前挂了号,若最终没成,损失的是小王同学的清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