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496章 495鼠患(2/3)

br>
  唐植桐在旁边听了个稀奇,感情各地的老鼠习性还不一样?

  四九城的老鼠可没这么讲究,一年到头的偷吃,一个看不住就糟蹋东西。

  《晒书笔堂》里说:京师邸舍,鼠子最伙,俗称耗子,以其耗损什器也。

  老鼠要磨牙,什么都咬,时间长了,家里很多东西一样一样都被咬坏,跟耗人财产没啥区别,因此老鼠才有耗子的名字。

  在打四害之前,四九城内大抵只有石景山那边的煤矿工人家才会每年祭奠耗子,其他人家都恨不能除之而后快。

  为了保护家里的财物不受耗子侵扰,很多百姓家都会养上一只猫,就连皇宫也不例外。

  上次去故宫游玩,唐植桐就看到过不少猫。

  花色各异,有窝在墙角的,有躲在树梢等鸟儿的,还有趴在屋脊上晒太阳的。

  猫在四九城是个吉祥的物件,素有“把家虎”、“守财猫”之称,灭了耗子,可不就是给家里守住了财?

  早饭主食是手擀面,三个菜,除了昨晚的咸菜、香肠,又加了一个煎鱼。

  鱼跟香肠一样,依旧是唐植桐上次来的时候带过来的。

  唐植桐吃在嘴里,有些后悔。

  昨晚光顾着薅粮食了,忘记一块薅点鱼和猪头肉,这下想给大伯和小姑两家改善伙食的话,又得在大雪天出去一趟。

  唐植桐在安东吃早饭的时候,远在四九城的张桂芳血压都高了。

  没有唐植桐在家镇着,四邻八舍的老鼠可算是逮着机会了。

  唐文邦带过去的香肠,全家都没舍得吃,被老鼠祸祸了好几根。

  你说吃就吃吧,这老鼠也不摁住一根吃,这个咬两口,尝尝咸淡,呸呸太咸,再去啃那根两口。

  “这帮天杀的耗子,也不怕齁死了变蝙蝠!”张桂芳脸都气白了,手里拿着香肠,心疼的直掉眼泪,这会儿她想起了唐植桐临走时的嘱咐,后悔起来。

  “妈,别气了,就当我嘴馋,偷吃了。”小王同学在一旁给婆婆递了块毛巾,对婆婆言语上的战斗力也算有了了解,民间传言蝙蝠是老鼠偷吃了太多盐变的,不仅把嗓子齁哑了,眼睛还因偷吃被老天爷安排瞎了。

  这番言语有点战斗力,但非常有限。

  “真是你吃了,我倒不心疼了。”张桂芳擦把泪,找出菜刀,将老鼠下口的地方切掉,打算将剩下的洗洗、蒸一下再吃。

  “要不咱养只猫?我单位有个大姐前两天还问我来着,我寻摸着咱家一直没有耗子,养猫又耗粮食,就没答应。”小王同学早上也见到了耗子,好大一只,不过没抓住,那玩意跑的太快了。

  “养!粮食喂了猫总比喂了耗子强!”张桂芳将切下来的香肠拿出去,扔进鸡圈,引起了几只母鸡的哄抢,抢到的想叼到角落独享,没抢到的紧追其后,想分享一口。

  以前家里之所以不养猫,跟唐父在煤矿工作有关系,耗子是窑神爷,多少得避着点,但现在人都没了,这个“神”不仅无关唐家生活,还对生活造成了损失,这就不能忍了。

  “你上一回没答应,再跟同事开口,还合适吗?”张桂芳喂完鸡,想起这一茬来,问道。

  “这有啥不合适的,都是很要好的关系。”小王同学笑着回应,胸有成竹的模样。

  这个同事不是别人,正是姜烨,说家里的女猫下了一窝崽子,有个品相不错,是金被银床,问小王同学要不要。

  小王同学自打嫁过来,家里就没怎么见过耗子,想着可能是街道灭鼠灭的彻底,还以为这种情况会维持住,但哪成想老鼠这玩意生的太快,都出现在自己家了。

  小王同学没进城之前是养过猫的,确切地说是当时好几家共用一只,仅是为了抓老鼠用。

  进城后,小王同学才发现猫这种动物已经渗透到了四九城人的方方面面。

  百姓对猫格外优容、亲昵,猫的性别不说公、母,而是用男猫、女猫来称呼,除了人以外,仅此一例。

  说当成自家孩子有些夸张,但极少有买卖的,卖猫会被认为败家,所以绝大多数都是亲友之间馈赠。

  除此以外,日常言语中也有很多跟猫有关的词汇,比如:

  小孩子玩捉迷藏不叫捉迷藏,叫“藏猫儿”;

  寒冬腊月,家家户户挂着门帘不出门,不叫懒,叫“猫冬”;

  谁喝了酒,叫“灌了二两猫尿”;

  说某某人做事敷衍,叫“猫儿盖屎”;

  还有“猫眼儿”,并不是指的门上那个往外看的窟窿眼儿,时下还没有这种东西,而是指的宝石,看上去跟猫眼一样漂亮;

  诸如此类还有不少。

  来到办公室以后,小王同学给姜烨倒了一杯水,开口问道:“姜姐,你家的猫送出去了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