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都快入土了,系统你才来

第1095章 淋巴修复的真相!颈七互换术的特殊性!(1/2)

  短刺激,可以检测快传导运动纤维。

  长刺激则能够检测慢传导感觉纤维。

  至于核心参数,便是CMAP振幅衰减率、SNAP潜伏期延长和纤颤电位次数了。

  很快,结果出炉。

  实验组,这三个指标分别是8.7%、0.3ms和1.8次。

  而对照组,则分别是41.2%、41.2%和15.6次。

  所有人都惊愕了。

  这直观的数据对比,将事实血淋淋地摆在了面前!

  “振幅衰减率,不做淋巴修复将近有百分之五十,但做了淋巴修复,竟然只衰减8.7%?!”

  “潜伏期延长也很明显!淋巴修复大鼠只延迟了0.3ms,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做了颈七互换术了!”

  “要不是亲眼看到这些大鼠完成了颈七互换、淋巴修复,我真的感觉在造假!”

  “纤颤电位次数更离谱,不做淋巴修复,纤颤频率太高了,竟然有15次!一个淋巴修复就能将其降低至个位数!”

  数据摆在面前,很多人都说不出半句质疑的话语了。

  不论如何,淋巴修复的效果已经很明显!

  不管许秋是不是为了垄断。

  是否与汤姆森达成协议。

  但,淋巴修复的正面效果就摆在面前,不容置疑!

  不过此时,在愕然的同时,更多人开始茫然了。

  他们无法理解……

  为何要做淋巴修复!

  明明是一台神经外科手术。

  以往,从未有过类似的要求。

  各种不同的手术、乃至于同类的颈七神经根换位,其实都没见过做颈七互换术的!

  “既然淋巴管遍布所有周围神经,为何只有颈七手术特别强调修复?这太矛盾了。”

  “淋巴修复莫非在颈七互换术具有特殊性?”

  “其他神经手术都忽略了淋巴管,也没有医生考虑过淋巴修复,唯独颈七手术不行!”

  这个问题,让很多人都面露迷惘。

  此刻。

  大夏年会现场,戴楠、莫雷蒂同样低着头沉思。

  不少人看向了戴楠。

  毕竟除了许秋,戴楠应该是最了解颈七互换术的人。

  然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戴楠也摇了摇头,道:“我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许秋觉得还要做淋巴修复,那便做下来了。

  “至于具体原因,我没时间探究,也不一定能探究明白。”

  自颈七互换术开创以来,她就忙于各种事务。

  一个月的时间,足足瘦了将近十斤。

  哪还有功夫管手术本身的细节。

  况且,她信任许秋,对这些步骤没有过任何怀疑,自然也不会想到去验证。

  “等许秋讲解。”

  戴楠说道。

  许秋既然已经做好应对的打算,那就不会浅尝辄止。

  果然。

  这时候,许秋的声音再次响起:“事实上,神经外科很多手术,都不会考虑淋巴修复,唯独颈七互换术必须做,这其中有多重原因。

  “首先,是神经截断程度——普通神经缝合是原位对接,淋巴管自然重建;而颈七互换是整段神经异位移植,淋巴管完全离断。这就像把一截水管两头砍断后硬接到新位置,不主动接水管肯定漏水。”

  接着,许秋举出了几个例子。

  比如常规的神经修复,如断指再植神经吻合,做的是神经原位对接,外膜淋巴管可自发吻合再生。

  因为吻合口间距小于5mm,损伤很小。

  而其他神经移植术,如腓肠神经移植修复缺损,通常移植段很短,小于十厘米,淋巴管完全可以通过受体床渗透代偿。

  比如肌肉淋巴网作为代偿。

  但,颈七互换术却截然不同!

  颈七神经从健侧颈根部切断,需跨越颈部中线移植至患侧,全程穿越脂肪垫、筋膜屏障等,原有淋巴引流网络被物理性隔离。

  它是神经长距离的异位移植,完全脱离了原有的淋巴流域。

  此时,任何代偿路径都无法发挥作用了。

  “而且,长距离的跨越移植,也意味着再生时间很长!

  “一般的颈七神经再生,需要跨越三十厘米左右才能到达手部肌肉,平均下来可能需要数个月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窗,足以淋巴缺损引发连锁反应。

  “最初是水肿,而后是缺血,随后是纤维化,最后则是卡压、神经麻痹,乃至于坏死!

  “而常规的神经外科手术,修复时间很短,淋巴来不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