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都快入土了,系统你才来

第282章 小小一个临海,竟有卧龙凤雏?(1/2)

  这次召开视频会议,能来的基本上都是神经外科领域的大佬。

  她是奔着让许秋打响名声来的。

  结果没想到,许秋竟然不趁机介绍自己?

  虽说“速战速决”,但你未免也太精炼了一点……

  “果然是个纯粹的人。”

  戴楠笑了笑,心里对许秋越发赏识。

  ……

  而此刻,视频会议中的众人原本不太在意许秋。

  但随着对方深入浅出地开始阐述脑内排毒的理论等,他们的表情也渐渐认真起来。

  而等许秋提出自己的看法。

  表明“从解剖结构寻找脑内淋巴系统”时,不少人都是感觉眼睛一亮。

  这个角度,倒是很新颖。

  不过,协和的赖主任很快就提出了疑问:“骨性结构之内怎么可能有淋巴系统?

  “就算有,难不成液体还能进入硬脑膜内?”

  这话让不少专家点头。

  军医医院的范主任目光幽深,道:“你分析得不错,提出的想法也是神经领域很少被考虑到的方向。

  “不过,你要怎么证明?”

  这么多年,早就有医生切开了颅骨、硬脑膜做各种研究。

  如果真有淋巴系统,早就被发现了。

  面对诸多质疑,许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上个世纪,神经外科领域没有探究的办法。

  “但现在可以取巧。”

  话音一落,众人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而来。

  戴楠眼中也有异彩。

  而许秋的声音也在这时响起:“很简单,对比剂追踪!”

  杨军的嗜铬细胞瘤怎么发现的?

  奥曲肽显像!

  原理就是:将用放射性核素标记过的奥曲肽注射进病人体内,等它和体内病灶表面的SSTR相结合,此时放射性核素发射出伽马射线就会被成像设备捕获接收,从而显影。

  对比剂追踪也是同样的道理。

  用对比剂,显示出整个脑脊液的流向,从而锁定脑脊液的所有流动路径,从中排查是否存在未知的区域。

  而这个区域大概率就是“淋巴系统”了。

  “为了尽可能降低风险,要用惰性对比剂。”许秋给出了更详细的看法。

  而此时,视频会议内的众多专家已经是一片寂静。

  众人都感觉眼前一亮。

  研究热的年代,没有这项技术。

  而如今医学科技达标了,又没有人研究了。

  所以还真没有多少人想到把这两者给结合起来。

  按照许秋的做法,或许真的行?

  ……

  会议又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而最后这段时间里,众人都收起了对许秋的轻视之心。

  尽管如今许秋在神经外科领域稍显稚嫩。

  但一个被戴教授重视,而且竟然能提出如此巧妙的技法的人,未来或许真有可能和他们站在同一高度。

  会议结束后,申昆仑、曾主任都有点懵。

  尤其是申昆仑,更是满脑袋问号。

  这不对吧……

  上个月,许秋还得喊我一声申主任,请我帮忙改论文。

  怎么这会儿,对方直接成了神外大佬了?!

  坐火箭也没有这么快!

  他突然想找许秋再蹭几篇论文了……

  “申主任,许医生还有什么要发表的论文吗?”曾主任也凑了过来,小声地道。

  “我倒是想他有!”申昆仑深吸一口气,道。

  “要不我们去问问?”曾主任道。

  说完这话,两人同时看向许秋的方向。

  结果发现许秋已经和戴楠在交谈了。

  顿时,两人就缩起了脖子。

  在神经学领域,戴教授就是权威,除了许秋,谁敢跟戴楠侃侃而谈。

  这一幕,也让两人不敢跑去蹭论文了。

  “太猛了!”

  “感觉许医生要成戴教授第二了。到时候咱临医岂不是也直接成为神经名院?!”

  “……”

  ……

  许秋这边,一结束会议,就和戴楠商讨起具体的追踪方式。

  在会议开始之前,许秋就把自己的想法和戴楠说过了。

  当时两人就展开了一番讨论。

  “对比剂方面,种类不用担心,我可以找临海国际借。”许秋道。

  戴楠一愣。

  本来还纳闷,怎么小小临医怎么也这么自信,结果原来是背靠临海国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