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都快入土了,系统你才来

第895章 拙劣的模仿,陆启山最大小丑?(1/2)

  而华山林晓阳,则是超声吸引器辅助Kawase入路。

  超声骨刀磨除岩骨尖、超声吸引器在面神经监测下分块吸除、瘤内穿支动脉用8-0尼龙线临时悬吊……

  不过由于操作限制,术中为了彻底切除肿瘤背侧,大概率需要短暂切断岩静脉……如果能控制好,则没什么大碍,但万一出现误差,就可能导致小脑水肿,甚至影响到脑干区域……

  总之,这算是一个惊险操作了,就看后续林晓阳能否驾驭住了。

  方案初审,拿下79分。

  然而最引人瞩目的,其实还是伊芙琳。

  伊芙琳赖以成名的就是肿瘤分块切除术!

  而脑干胶质瘤的切除,绝对不可能整块切除,通常都需要精细切分后逐步移除。

  而这恰好是伊芙琳的强项!

  从方案上,也能看出来伊芙琳的自信。

  她选择“荧光素钠引导下枕下后正中入路”。

  颅骨开窗环节,她竟然吸引了第一例手术开窗的经验,将许秋提到的一些改良技巧融入了进去。

  这一次,她只在枕骨大孔做了个3cm×3cm的骨窗,而且极好地将寰椎后弓保留了下来。

  随后,就是荧光显影。

  即静脉推注荧光素钠,在引导下进行切除。

  切除的策略,选择的是分块散切。

  先切断肿瘤供血动脉,如小脑前下动脉分支等等,随后用显微剪将肿瘤分割为小块,一一摘除。

  不出意外的话,伊芙琳的分数或许会很高。

  而她的方案,在初审时就已经拿到了89分!

  但随后,威格的方案横空出世。

  他采取的手术思路与所有人都不一样!

  又或者,是很多医生方案的综合,可谓是博采众家之长,又避开了各家的短处!

  威格术前就利用7TMRI明确皮质脊髓束走行,同时以高分辨率CTA重建穿支动脉。

  随后,选择的是改良Kawase入路,联合内镜辅助。

  这可以让骨窗减少百分之三十,却不明显影响术野。

  而切除阶段,威格同样用荧光素钠界定肿瘤边界,然而却会配合CUSA吸引器在40kHz高频模式下减容,此外也同步搭配穿支动脉用ICG荧光实时评估血流……

  这套方案,几乎将赵雪薇、林晓阳、伊芙琳等人的操作亮点都用上了。

  然而此刻,没有人觉得他剽窃。

  反而内心充满了敬佩。

  谁都知道什么术式最优越。

  然而……

  能不能驾驭,才是真正的问题!

  威格有胆子做这种手术,全是因为他的综合能力强到夸张。

  换另一个人,比如让赵雪薇上台,抑或是把威格的手术方案送给伊芙琳,他们也都驾驭不了!

  原因就在于,不管是赵雪薇还是伊芙琳,他们或许各自有优势,然而却都有不容忽视的短板。

  而威格却不同。

  他本就是奔着神经外科大全能去的。

  这也是他当时敢叫板许秋的依仗。

  之前的两项比赛术式,他虽然表现也不错,但没有完全发挥出自己的长处。

  而这一次,脑干区、胶质瘤切除,几乎将对微操的要求提升到了顶巅,也终于到了威格最为擅长的领域!

  他自信,这次就算是许秋来了,在自己面前同样讨不到任何便宜!

  而最终,他这套方案也拿到了97分的初审分数。

  这也是比赛以来,初审的最高分。

  恐怕也是一个不可能被超越的分数了。

  不过除开这些人,还有几个格外引人注意。

  陈锐,以分步切除为主,但不如伊芙琳经验丰富,82分。

  内森,依旧是内镜开路,80分。

  田子昂,他依靠乱做一气的混乱方案,初审50分。

  但最令人意外的,却是这一轮比赛才刚刚开始参赛的陆启山!

  他采取的方案与旁人甚至有些格格不入。

  所有人,都在凹医械,找各种新式技术辅助,即便是威格也不能除外。

  然而陆启山竟然采取的是传统的显微技术,再加上直视下解剖……

  所用器械,也就是普通手术显微镜,甚至没有荧光、导航功能。

  此外还有手动显微器械,显微剪、枪状镊、常规双极电凝……甚至连智能化设备都没有,一切都需要手动操控!

  当然,最夸张的还不是这个。

  而是……电生理监测!

  一般医生,再如何寒暄,起码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