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都快入土了,系统你才来

第93章 顶刊论文(1/2)

  《全新喉返神经修复“大夏术式”——全球首例自主设计的喉返神经节段性缺损损伤修复新术式》“……”

  看完标题,许秋就意识到自己和申昆仑写论文的差距在哪儿了。

  自己的论文,标题都是干巴巴的,肺移植就直接写个《肺移植》,做了三十二台手术,也就明明白白地写上去。

  但申昆仑呢?

  《全新》《大夏术式》《全球首例》各种夸张的词汇都往上怼,奢侈得不行,但能挑出申昆仑的错吗?

  还真没法!

  因为每一个字都是事实,用的是“震惊体”,但又符合实际。

  “你的论文标题其实也能改一改,写个‘32台’手术的经验总结有什么看头,就该换成《独创全球最新序贯式肺移植:以一己之力提高全球肺移植病人术后指标》……”申昆仑乐呵呵地道。

  许秋表情一凛,还别说,他的病人拔高全球肺移植的术后数据可能有点悬,但让全国肺移植预后的恢复效果提升微小的百分点还真能做到。

  不过他并没有表态。

  虽然申昆仑的标题更夺人眼球,但许秋向来是务实的性格,他保证论文的精确性就足够了,至于其他则不在意。

  重新把注意力放回申昆仑的论文。

  很快的,许秋就看完了,并且拿笔圈出了几个地方,道:“这些步骤的技术细节不够准确,等我今天做完手术,把专业领域的内容帮你填充一下。”

  “那太好了!”

  申昆仑乐得不可开支,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自己的论文技巧,加上许秋的浓缩干货,加起来简直无敌!

  “拿个T刊基本上不可能,A刊有点悬儿,可以争取一下……但保底就是B类刊物了!”申昆仑的论文经验相当丰富,基本上可以判断出这篇论文的上限了。

  所谓T刊,指的就是《Science》、《Nature》和《Cell》三大顶刊了,这是无数科研工作者们梦寐以求的目标,也是正式进入科研界核心阶层的入场券。

  而A刊,就代指SCI等等了。

  B刊则是国外核心期刊,或者是国内同一学科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中文核心期刊。

  很多医院主治升副主任,要求也仅仅是两篇B刊就足够了,可想而知其难度有多高,一篇B刊有多难得!

  此前的许秋手里也只有C刊而已,至于B刊……顶多算是摸到门了,能不能在五十岁之前过稿都不好说。

  而如今,许秋随便救了个场,顺手捉捉虫就能收获一篇B刊,简直是赢麻了。

  申昆仑同样感觉赢麻了。

  随随便便熬了几天夜,就混了一篇有着顶尖技术支撑的B刊论文,爽飞!

  “说起来,那病人恢复得真是出色啊,喉返神经修补完后跟新的似的。”申昆仑不禁再度感慨起来,脸上依旧充满不可置信。

  许秋则道:“因为做的是束膜缝合。而且我的束膜缝合做得更加精细,学术界如果采用了我的办法,只做外膜缝合的话,效果会打个折扣。”

  闻言,申昆仑眼里满是羡慕。

  这些天其实他就在偷偷摸摸地学许秋的逆行改道术。

  等练得差不多了,才敢动笔写这篇论文。

  然而,就是越练他才越意识到许秋那一手束膜做得有多漂亮……反正以神经缝合见长的申昆仑至今也只能做外膜缝合。

  “但就算是打个折扣,也是喉返神经缺失的最佳术式了!”申昆仑无比佩服地道。

  若非如此,他也不敢用如此浮夸的标题!

  又聊了一阵,敲门声突然响起。

  许秋回头望去,就看到拎着快餐盒的陈主治站在门口,旁边还有手捧好几个盒子的唐安。

  “许医生,饿了吗,吃饭吃饭!”

  陈主治此时已经没有了心理负担,心安理得地当着许秋的跑腿。

  甚至还颇为荣幸。

  只有我能给我急诊科牛逼轰轰的许秋带饭!

  唐安也把她带来的盒子打开了,里面有表皮酥脆的乳鸽、一口暴汁的窑鸡、土豆炖出来的三黄鸡、清蒸且撒着三丝的乌头鱼……

  唐安解释道:“师兄,这些都是跟你手术的医生自己做的,说是他们的拿手好菜和特产什么的,差我带给你尝尝!”

  旁边的申昆仑本来正在看论文,看着看着眼睛就斜到了这桌丰盛的菜肴上,最后很不争气地咽起了口水。

  而且看到盒子上的一个名字时,申昆仑眼睛直接就瞪大了,差点就跳起来:“脑外科的程尔蝶……我脑外的科花怎么也给你做菜了,她不是说她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吗!”

  “谁?”许秋没什么印象。

  好像是有过几个女医生跟过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