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都快入土了,系统你才来

第967章 巨大差距!破解怪病的唯一希望!(1/2)

  许秋这做法,似乎有点不对啊!

  常规的抗体提取与纯化办法,是使用ProteinG柱粗提血清总IgG。

  这个过程中,抗体亚型分选和聚合体去除其实只能省略。

  毕竟这一操作太过繁琐,而且也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完成分选与去除的。

  然而,许秋的方法却截然不同。

  段善继甚至看得有些迷糊了。

  “你这……做的是什么?”

  良久,段善继终于是按捺不住好奇心,咽了下口水后问道。

  许秋手中的操作继续。

  口里也同步给出了解说:“段教授平日里做的,应该是利用ProteinG柱粗提血清总IgG吧?”

  段善继手指颤抖了一下。

  听许秋这语气,似乎是要给自己上课了?!

  这不对吧?

  而一旁的邱伟、张骁等人也是瞪大了眼睛。

  等等,不是……这发生了什么!

  段教授竟然看不懂许秋的操作目的?

  这怎么可能!

  众多研究所内的科研人员也赶紧看向操作区。

  然而,他们也被许秋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给整晕了,同样是一头的雾水。

  事实上,段善继能认出许秋的操作细节,但,却不明白操作目的。

  因而此时倒也按下了内心的些许不悦,道:“的确,ProteinG柱粗提血清总IgG是常规手法,你难道有什么创新不成?”

  许秋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而是转而提起ProteinG柱粗提法的缺陷,道:“通过传统粗提取提纯出来的总IgG中含有大量非特异性抗体,比如抗食物蛋白抗体,这会直接导致后续交叉反应实验假阳性,导致实验者的严重误判。

  “此外,未能够去除的IgG聚合体可能通过空间位阻掩盖真实结合位点。

  “再者就是,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法验证抗体功能活性。即便是部分变性IgG丧失结合能力,我们也没法发觉。”

  简单来说,就是三点。

  一个是不够纯,会导致实验结果不精准。

  另一个,是太多影响结合的因素,即便是嗜沫凝聚杆菌与血清结合了,也可能会被遮挡住,难以察觉。

  而最后一点,就是实验中出了什么问题导致IgG失效甚至是死亡,也没法判断到底是“不结合”,还是“抗体失效”。

  这些因素导致的结果是,即便是一路做下来了,最终的ELISA信号也可能来自非目标抗体,误判交叉反应存在!

  这会严重感染实验结果。

  而听完这些,段善继瞳孔微微一缩。

  这些问题都真实存在。

  但却几乎无解。

  许秋能给出这些看法,其实已经说明他的水平相当不低了。

  然而……从理论层面找出问题谁都能做到,关键是,根本没法预防啊!

  难不成许秋有办法?

  想到这,段善继下意识地看向了术区。

  此时通过许秋列举的缺点,对许秋的操作步骤进行分析,段善继突然看懂了。

  他手指开始颤抖。

  嘴皮子也有些哆嗦。

  好像……真有用?

  不过,邱伟、张骁等人还是一脸的茫然。

  而此刻许秋也给出了解释,道:“我对这个方案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

  “首先是预处理。

  “我采取了MelonGel预处理,具体步骤是优先去除白蛋白、转铁蛋白,这两占血清蛋白的百分之九十,通过操作,可以提高IgG纯度。

  “此外,进行GM1亲和层析,这一方法可以仅保留能结合GM1的IgG亚群,而它占总体的比例甚至小于百分之五,聚合体掩盖真实结合位点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最后就是SEC去除聚合体,而它能够确保单体IgG占比大于百分之九十五。”

  随后,许秋一一讲解了操作的细节。

  包括各种关键步骤如何处理。

  很快,所有人脸上的表情就被惊骇所覆盖了。

  其中段善继是最为震撼了。

  按照他的预估,用许秋的改良方案进行处理后,特异性能提升三四倍。

  而且,经过许秋层析后的单体IgG能够有效避免空间位阻,真实反映表位结合能力!

  段善继突然有点手痒了。

  他忍不住在旁边也做了一个常规方法的抗体提取与纯化。

  想要通过对比,看看许秋的方法优势究竟有多大。

  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