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潜

第3694章安阳雨滞温城血,权锋裁罪纸成山(2/4)

>  曹操指着台下被绑的那些兵卒和小吏,厉声道,『看看这些人!趁乱造谣生事,偷盗军粮,动摇军心!此等行径,与刺杀程将军的叛贼何异?如是,某于此,代天行「谴」!天谴不仁不义,祸乱军伍之徒!』

  在那些捆绑的人当中,黄主簿被堵着嘴,似乎支支吾吾想要呼喊一些什么,比如说不愿意借什么……

  但是曹操的号令已经发出,『依律!煽动逃亡、盗窃军资者——斩!散布流言者——杖责五十,枷号三日,以儆效尤!』

  一声令下,刀光闪过,几颗人头落地,血腥气瞬间弥漫。

  杖责的闷响和惨叫声也跟随着响起。

  曹操只是杀了少数人,杖责也同样没多少,却在无形当中向所有兵卒宣告一件事情……

  暴力执法力量,量刑裁判权柄,依旧在他的手中,该死的只是那些底下的小吏兵卒,而曹操依旧是英明的领导。

  台下一片死寂,兵卒们或是明白,或只是恐惧,但是不管怎么说,现如今对于所谓『天谴』的流言,是被暂时的控制住了。

  行刑完毕,曹操的声音缓和下来,却带着更强的穿透力,在血腥气息当中,扔出了甜枣,『某知尔等忧虑粮草!然温县在北,和此地粮草数量并无牵连!更何况颍阴库中存粮,尚足支三月余之用!届时又有秋获新粮!』

  曹操这么说,有没有问题?

  有,但是也没有。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望梅止渴,也并非只有指着『梅』才能算。

  这种曹老板的优良举措,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其他老板,在空中画着,叙述着,一次又一次的『梅』,或是『粮草』。

  『某已严令后方,不惜一切代价,再送粮草来!然若是我等坐等粮草,亦是坐吃山空,取死之道!』曹操指着荆襄的方向,『若不能平定荆襄,驱逐骠骑,我等就长居此地,空耗粮草!而子孝将军,如今正在襄阳城内,忍饥挨饿,与数倍之敌血战!他盼的不是粮草,是援军!』

  曹操向前一步,目光灼灼地扫视全场,『某与尔等同行!此去南下,为救同袍!凡奋勇向前,夺敌旗帜者,赏!破敌斩甲者,擢!解襄阳之围者,重赏!畏缩不前者,军法无情!此战功过,天地共鉴,某绝不食言!』

  兵卒沉寂。

  但是片刻之后,在军伍队列之中就有人高呼:

  『南下!夺粮!』

  『救曹将军!』

  『杀过去!』

  『万胜!万胜!』

  普通兵卒,是无知的,是盲目的,是没有多少鉴别能力的……

  在某些人狂热的引领之下,在血腥面前,人群中开始响起零星的呼应,渐渐汇聚成并不十分整齐的呼喊声,旋即便是闹哄哄的响成了一片。

  曹操立于高台,晨光勾勒出他并不高大,却是挺直的轮廓。

  他微微颔首,脸上带着笑容,但眼中毫无轻松。

  军心被铁腕与利诱压住、导向了他期望的方向。

  但是……

  这只是暂时的。

  南线战场错综复杂,斐潜的阴影依旧笼罩。

  赌局已经是Allin。

  这一次,他押上的是自己驾驭人心的权术,以及曹仁那封绝命书所激起的最后一丝同舟共济的悲壮。

  此间战局,如登天的刀梯,曹操每一步都踩在刀锋之上。

  鲜血淋漓。

  而曹操毕竟是曹操,即便是在如此乱局之中,他依旧想到了一些办法,也依旧在努力挣扎!

  曹操已经计划好了,嵩山荆襄的破局,就从司马懿开始……

  ……

  ……

  冀州南。

  安阳城外的曹军营垒,笼罩在一种迟滞的、近乎懈怠的氛围中。

  连日阴雨,道路泥泞不堪,营中积水处处,兵卒们无精打采地修补着帐篷,或是聚在勉强能避雨的地方低声抱怨。他娘的,下雨天,谁打仗啊?

  可偏偏上头命令,必须去援温县……

  主帅任峻,更是将自己关在营帐深处,案几上摆着的行军地图似乎蒙了尘,他的心思显然不在此处。

  前些日子,他宝贝儿子负伤了……

  这几乎击垮了这位以稳重着称的将领。他认为,做父母的,一辈子累死累活,好不容易积攒下一些家底,难道不是留给后人?现如今孩子重伤,性命垂危,还要他领军出来作战,虽然表面上答应下来,可是心思全在后方。

  正巧,下雨了。

  任峻便是借口『整备军需』、『等待后续辎重』、『道路难行』,将本应星夜驰援温县的部队,硬生生拖在了安阳,仿佛安阳就是世界的尽头。

  每日里,他更多的时间是翘首以盼,希望邺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