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应

第337章 王问(二)(1/2)

  …

  齐王终是没有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于是他将注意力从问题上挪开,挪向了那个提出问题的人:

  “你问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

  闻潮生轻轻叹了口气,筷子继续在铜锅里徐徐搅动起来。

  “殿下,这个世上根本没有沉塘宝藏。”

  “所谓的「沉塘宝藏」只是个骗局。”

  齐王盯着闻潮生,觉得对方嘴里吐出的话过于匪夷所思。

  “骗局?”

  “你是说,有人设了一个局,既骗过了平山王,还骗过了国公?”

  “这世上谁有这能耐?”

  “九歌?宋桥?”

  闻潮生沉默了一会儿,从铜锅里捞出了那片已经煮成了鞋底的毛肚,放进碗里。

  “看来,平山王真的瞒了您不少事。”

  “不过他也的确可怕,能在如今您的眼皮子底下做了这么多,而您却丝毫没有发觉。”

  齐王是个聪明人,所以在闻潮生这句话说完之后,他想明白了很多事,后背也泛起了深入骨髓的凉意。

  闻潮生已经讲的很明白了,局是平山王做的。

  为谁做的局?

  自然是宁国公。

  所以「沉塘宝藏」其实就是平山王做局,除掉了自己的政敌。

  白色长袍之下的身躯止不住的微微颤抖着,齐王忽然怒喝道:

  “反了!反了!”

  “国公当年救过寡人的命!”

  “他怎么敢?!”

  齐王震怒之时,大殿内杀意如潮水而生,数百盏烛火火苗一同晃动,闻潮生处于其中,此刻才终于品出了一丝不对劲的气息……

  他面前的这名齐王竟是一名四境的高手。

  对方平日里一定修习过隐藏实力的特殊功法,所以闻潮生才无从察觉。

  但他也只是惊讶了短暂的一瞬,毕竟齐王这些年对于朝政的过问频率很低,其余的时间给了修行也不奇怪。

  “我对于宁国公的事倒也听闻过一些,王上这些年一定对于宁国公极为偏爱,对于国公的器重程度要远甚于平山王……”

  齐王那双眸子里的如龙的杀意渐渐潜藏,他凝视着仍是平静在烫着火锅的闻潮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深吸一口气,摁住了自己的愤怒,缓缓踱步于铜锅旁坐下。

  “闻潮生,你变了很多。”

  闻潮生问道:

  “我哪里变了?”

  齐王单手拿起了酒杯,晃晃悠悠,对着他道:

  “你记不记得自己初来王城的时候,还很想要平山王死,但现在,你却在帮他说话。”

  闻潮生道:

  “我为风城的账而来,当初不喜欢平山王,自然如今也不喜欢,无论背后有着什么隐情,他手上的血都洗不干净了。”

  “但就宁国公一事,我的确有些话可以与王上聊聊。”

  齐王仰头把这杯酒送入喉中,握住青铜爵的手指用力,直至发白:

  “讲!”

  “我听着!”

  闻潮生徐徐开口道:

  “王上对于宁国公的信任是古之君臣鲜有的,不仅仅是因为当年宁国公在叛乱之时救过王上的性命,还有这些年宁国公带给的「齐国」兴盛,让「齐国」变得前所未有的繁华与富饶,对么?”

  齐王没有回应。

  沉默,代表默认。

  闻潮生这时停下了搅动的筷子,忽然道:

  “王上,我口中的「齐国」不是真正的齐国,而是仅仅指的您所在的王城。”

  “王城的确富饶繁华,而且我相信如今一定是有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否则您不会对于宁国公有着这般信任。”

  “但如果您往南行数千里,境况又不一样。”

  “不,用不着数千里,几百里便见分晓。”

  齐王皱着眉,问道:

  “你什么意思?”

  闻潮生道:

  “我相信王上定是想要有一番作为的,所以才会有白龙卫的出现,但有些事,您若是不亲眼看见,无论如何无法得其全貌。”

  “这些年王城的富饶,是以齐地其他地方的衰败来换取,而能做到这一点的,无疑便是四通八达的「商」。”

  “个别小县城的衰败兴许是因为当地父母官的贪污,但如果齐国的某个区域出现了大片这样的状况,王上您就得深思了。”

  “小的贪官……没这般大的能耐。”

  闻潮生意有所指,虽然说得隐晦,但齐王其实心里明镜儿似的清楚闻潮生在讲什么,类似的话,平山王也与齐王聊起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