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第150章 仁德之主,该当视民如伤(1/2)

  收了郭嘉之后,王通就有了三位谋士。

  分别是荀攸、贾诩、郭嘉。

  根据先来后到和累积的功勋,荀攸为左军师,贾诩为右军师,郭嘉为前军师。

  与此同时,王通又让荀攸兼任兵曹从事,贾诩兼任黑冰阁阁主,郭嘉兼任黑冰阁副阁主。

  至于将来怎样调整,要看他们以后的表现和所立下的功绩。

  民政后勤方面,则交给顾雍和蔡邕负责。

  ……

  随后,任职州牧别驾的蔡邕,又向王通禀报道:

  “奉主公之令,请得华佗为晏明将军疗伤。晏明将军已无性命之忧,正在肤施城中养伤。但是,因伤势较重,还需疗养一段时间,才可行动自如。”

  听到晏明没死,王通很是高兴。

  笑道:“实在是上天庇佑,待我处理完军务,便去上郡看望晏明将军。”

  又问:“本将出征期间,袁本初可曾兵犯并州?”

  蔡邕道:“在主公出征草原期间,袁绍趁着咱们兵力空虚,曾经兵分南北两路,进攻并州。

  北路由颜良率军五万,攻打土门关。

  南路由高览率军三万,攻打壶关。

  考虑到袁绍兵势强大,左军师荀公达下令杨凤放弃土门关,退守苇泽关,在张燕将率军增援下,成功地守住了苇泽关。

  随后,荀军师又与高顺将军一起,率军两万赶至上党。

  数场激战之后,高顺用荀军师之计,放弃壶关,诱敌深入,在长子城外设下埋伏,大败高览所部。

  敌将高览想要逃跑,却被高顺率陷阵营拦下,一场激战之后,高览受伤被擒。”

  意思就是大水冲走了龙王庙,姓高的打姓高的。这个姓高的手段更高一些,将另一个姓高的打成重伤,生擒了那个姓高的;那个姓高的武艺没有这个姓高的高,打不过这个姓高的,成了这个姓高的俘虏。

  就这么简单。

  ……

  (附录图片:高览。)

  ……

  王通一听高览被俘,又是心中一喜。

  这个高览,也算是河北名将,位列“河北四庭柱”之四,在河北诸将中,名声仅次于颜良、文丑、张郃。

  只是不知道蔡邕所说的受伤,究竟伤得如何。如果伤得较轻,那就看看能不能收为己用。若是伤得较重,或骨头太硬不肯归服,那就直接杀了,获取他的经验值,也算是废物利用。

  遂问:“高览伤势如何,可有性命之忧?”

  蔡邕:“左腿受了刀伤,并无性命之忧。”

  又问:“可愿归降?”

  蔡邕:“一生求死,冥顽不灵。”

  “既然如此,那就……”

  话音未落,却见张郃扑通一声拜倒在王通面前,大声恳求道:“末将与高览有旧,还请主公饶高览一命。”

  王通有些为难。

  皱了皱眉头道:“高览乃河北名将,若纵之,恐是放虎归山……”

  张郃见状,又道:

  “高览虽然刚烈,但并不愚蠢。主公在并州所作所为,无不让人惊叹。他现在不愿投效主公,是因为对主公还不甚了解。

  主公应当记得,当初,左军师和末将,都曾经拒绝投效主公。但是,在对主公有了较多了解之后,却认为主公才是值得投效的天下英主。

  因此,末将坚信,以末将跟高览的友情,高览必能耐心听从末将的解说。只要他听完末将的解说,必会如当初末将一样,毫不犹豫地效忠于主公。”

  “如此甚好!”

  王通扶起张郃道:“待回到晋阳,便将高览带去你的府中。若能劝降,亦当记你一功。”

  说罢,便下令在雁门关中,摆下宴席,犒赏三军,为远征归来的将士们接风洗尘。

  当夜,好酒好肉,尽皆管够。

  ……

  由于将士们都很疲惫,王通下令在雁门郡休整三天。

  然而到了第三天。

  正当王通要返回晋阳时,徐晃和贾诩也带着所部汉军,赶回了雁门关。

  而且,徐晃他们的收获也不小。在得知魁头不敢对汉军发动攻击之后,徐晃彻底放飞了自我。

  领着所部汉军,在草原上狂飙突进,忽南忽北,四处扫荡。

  历时20多天,荡平大小部落30多个,杀死鲜卑人不计其数,解救汉人奴隶六千多人。

  除此之外,还抓捕鲜卑人年轻女子四千多人,俘虏鲜卑青壮男子五千多人,缴获战马三万多匹,牛一千多头,羊十几万只!

  雁门关内,再次变得沸腾!

  ……

  于是,数天之后,在雁门郡前往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