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第204章 三足之势,谁在中间搅粪(1/2)

  在王通出征幽州这段时间里。

  天下诸侯也没有闲着。

  势力变化最大的是袁术。

  袁术在第一次中原大战中败于曹操。但曹操手下留情,并没有对袁术赶尽杀绝。在将袁术逼入绝境时,便突然从寿春城外退兵了。

  不仅放过了袁术,还释放了三万俘虏。

  随后,自称扬州太守的“二五仔”陈瑀(陈登叔父),一见袁术又缓过气来了,二话不说,连夜坐个竹筐从寿春城头坠下城墙。不带一兵一卒,也不带一个小妾,独自一人跑回徐州老家去了。

  轻轻的,他走了。

  他轻轻地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

  第二天,守军打开城门,放袁术入城。

  袁术扛着一把40米长的大刀,满大街到处找陈瑀。找了好几圈,连陈瑀的一根毛都没找到。

  最后,只好骂骂咧咧地跑到陈瑀的家里,将陈瑀的几名小妾纳为己有。

  袁术重新占据了寿春城之后,被曹操打散了的部众又汇聚起来,很快又恢复了一部分势力。

  地盘方面,也只是失去了南阳郡和颍川郡。

  但是,经此一战。

  原本看好袁术的那些扬州太守们,也开始阳奉阴违,表面上归附袁术,实际上都在发展自己的实力。

  袁术名义上还据有豫、扬二州及徐州的广陵郡,地盘很大,但实际上,由于对地方太守的控制力度大减,已经变得如同一位虚胖的糖尿病人一般。

  而且不论是人口还是兵力,都已屈居曹操之后,若论军队战力,更是比曹军差了很远。

  ……

  曹操在打败了袁术之后,则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很多世家大族开始意识到:

  曹操比袁术更靠谱。

  于是,纷纷前来投靠。

  再加上,曹操在发现“招贤令”被王通抢了台词之后,又另外写了一个“招贤令”,向全天下表达了自己唯才是举的理念和求贤若渴的态度。

  使得中原地区很多有一技之长者,纷纷投靠曹操。没多久,曹操就收得了不少的武将和饱学之士。

  期间,荀彧对曹操道:

  “东阿程立,现为寿张令。其人智勇俱佳,胆过贲育,元机孤映,清识独流,非常人所及也。”

  于是,曹操亲自前往寿张县拜访程立。

  沿途见寿张县百姓安居乐业,曹操非常高兴。

  没多久,曹操便在寿张县县衙见到了县令程立。

  双方行完主从之礼后,程立便对曹操道:“主公,下官想要更名,改立为昱。”

  曹操有些奇怪,问道:“这又是为何?”

  程立道:“昨夜下官梦见立于泰山之顶,有五色之日飘然而至,下官尿急,便向日而溺。

  下官略通周公解梦,细细推想之下,此乃……“英主将致”之兆,故欲更名为“昱”。”

  弦外之音,曹操便是那个太阳。

  而且还是天下英主。

  (备注:有谁知道,梦见对着太阳撒尿是几个意思?知道的在这里吱一声。)

  ……

  很多人都是想做太阳的,比如说欧洲的尼采。鲁迅先生就说过尼采自称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从未索取,到后来发了疯……

  (备注:我上中学时的教科书有那篇文章,现在教材改版,好像没有了。我忘了那篇文章标题了,知道的在这里吱一声。)

  程昱的这个马屁拍得恰到好处。

  曹操虽然英明,但也不能免俗。见程昱将自己比做太阳,还要因此而改名,自然是开心得很。

  遂与程昱彻夜畅谈,同榻而睡,抵足而眠。

  两人在一起畅谈了三天三夜。

  期间,不许任何人打扰,就算是何进的儿媳妇尹夫人来了,也被曹操拒之门外。

  两人在一起纵论天下局势,以及治国治军牧民之道,程昱尽皆对答如流,并且还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曹操大喜。

  遂将程昱由寿张县令提拔为仓曹从事,负责军队的粮草、兵甲等后勤物资的储备和供应。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凶残谋士程昱。)

  ……

  再然后就是刘表和刘焉。

  这两人本是同宗兄弟。

  都是西汉鲁恭王刘余的后人。

  然而,两人却各自盯着对方的地盘。刘表一直想要夺取益州,刘焉一直想要夺取荆州。

  相互之间势同水火。

  刘焉谴责刘表,说刘表的荆州牧是董卓所封之官,属于董贼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