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第三百七十章 不平静的夜晚(1/2)

  西宁卫,辖区东至庄浪卫界三百里,西抵西石峡,又西出塞外至罕东卫界五百里,南至黄河三百里,北至大通河三百里。

  在建制上,西宁卫属于陕西都司,最初设置是用来经营“西番”之地,同时监督藏族各部也有监督权。

  如今,大明内乱已久,蒙古各部也不再听命于朝廷,西宁卫的作用,只剩下统治河湟谷地、临洮和岷地,防御西边蒙古的进犯。

  眼下,这座城池比之往日更显严肃了些,城外驻扎着几个蒙古包,是前来议和的蒙古王子的住所。

  大明待客之道,本不是如此,可他们三人却一致要求住在城外,只在议事时进城便可。

  蒋德璟和姜曰广便也没说什么,随他们去就好了。

  太子朱慈烺和坤兴公主朱媺娖,以及郑森正骑着马穿过拱辰门,身旁是方正化带着一队人马护卫左右。

  拱辰门是西宁卫的北城门,与湟水河相望,北门坡下又有北门泉,城里人又称之为水门。

  三人进了城直奔都司指挥所,进了大门就朝里面走去,蒋德璟和姜曰广见了来人,立即起身要迎。

  “叔父赶紧坐下,”朱慈烺朝蒋德璟摆了摆手,“我是您的侄儿,您怎么能起身迎我呢!”

  朱慈烺是微服出来,朱媺娖也是一样,扮作蒋德璟的侄子侄女,二人本就是兄妹,一点都没有不适的地方。

  “叔父适才在说什么?蒙古王子考虑好了啊?”

  他们来之后,已是同蒙古王子们见了一面,对方要粮食和药方,蒋德璟和姜曰广也说了他们的要求,每年一千匹战马,和察哈尔盐湖的开采权。

  听到这两个要求,三个王子立即摇头拒绝,而后就离开了衙门,回了城外蒙古包去。

  距离上次会谈,已是过了三日。

  “他们还要考虑什么?”朱慈烺疑惑道。

  “每年一千匹战马,这个要求反而比察哈尔盐湖还要难办,”蒋德璟解释道:“如今这个天气,草原上牧草枯竭,想必蒙古的战马也是锐减,还不知道以后情况如何!”

  战马是活物,它们依赖于自然环境,可盐湖不一样,不关气候如何变化,它就在那里,盐也就在那里!

  “不过不用着急,”姜曰广笑着道:“眼下着急的是他们,不是咱们,咱们安心等着就是了!”

  朱慈烺和朱媺娖二人点了点头,蒋德璟又笑着问道:“去外面看了如何?西北这边的风光,不是京师能比的吧!”

  朱慈烺重重点了点头,“是,的确是令侄儿大开眼界!”

  郑森也是如此,他常年在海边长大,哪里见过这里的荒漠和草原,这几日来兴奋得觉都睡不着。

  “蒋尚书,蒙古来人了!”外头兵将禀报道。

  蒋德璟转头看去,见一个蒙古装扮的大汉走了进来,用蹩脚的汉语说道:“今晚大王子在帐内设宴,请大人赴宴!”说完,蒙古汉子朝屋中几人行了个蒙古礼。

  “好,本官一定去!”蒋德璟开口道。

  来传话的蒙古大汉离开之后,蒋德璟便朝朱慈烺道:“阿烺也做些准备,晚些同叔父一起去!”

  “我也要去!”朱媺娖看着朱慈烺道:“兄长,也让我去吧!”

  “阿媺,这次是去谈正事,你便留在府中等我们回来!”蒋德璟说道。

  “是啊,小妹,和谈不是儿戏,你别忘了,你是偷跑出来的,听话,你和郑森在府中等我!”朱慈烺也劝道。

  朱媺娖听到“偷跑”两个字就不做声了,这事是她理亏,她也没什么好辩解的,况且他们说得没错,若是被父皇知道自己再次任性,回去可真就要罚了,说不准连继续跟着师父学功夫都不成了。

  无奈之下,朱媺娖只得撇了撇嘴,点头同意。

  夜晚很快降临,蒋德璟、姜曰广和朱慈烺出发朝城外而去,方正化安排一队人马护卫,夏云等十来个锦衣卫则在暗中护卫。

  朱媺娖和郑森留在府衙中,用了晚饭之后,朱媺娖闲着无聊,便在院中练习拳脚功夫。

  片刻后,朱媺娖就浑身冒汗,她停下拳脚,坐在院中石头上,唤人取来帕子和茶水,可余光却瞧见廊下站着一个人,不是郑森又是哪个。

  也不知站那儿多久了!

  朱媺娖撇了撇嘴,就当没看见,喝了茶水之后仍旧坐着,抬头朝天空看去。

  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所有的一切都被厚重的阴云所遮盖。

  “真无趣!”

  朱媺娖起身就要回房,转头时见郑森已是不在,又不知为何“哼”了一声,这才回了自己屋子。

  可是刚入睡不久,朱媺娖就被一个轻微的声音惊醒,刚睁开眼睛就对上了一双星目。

  “你——”

  “嘘,轻点,外面有人!”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