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第五百七十四章 令人震惊的消息(1/2)

  郑鄤没有拒绝黄道周的好意,毕竟他知道,若是眼下的自己住在外面,或许会更让黄道周忧心和忙碌,还不如借宿他府中,待自己身体好转后,再另寻住处。

  回到黄府的时候,其子黄中、黄平二人已是在门口张望,他们早收到小厮报信,说今日父亲要接郑鄤回府居住。

  二人知晓郑鄤此人同父亲情谊,郑鄤刚入狱时,父亲到处奔走,最后却还是救不出人,这些年来也经常对着其手稿叹气。

  虽不去刑部探望,心中也从未忘记过。

  听闻名号后,立即将府中最好的一处客院收拾了出来,将炭盆、棉被等寻常之物备好,吩咐人将炭火备足了暖着,这才在门口等着。

  远远见了车马,兄弟二人

  朱由检安排的太医也刚好下了马车,正是喻昌。

  “不必如此劳烦,”郑鄤还以为是黄道周替自己请的太医,忙摆手拒绝,“只需休息一段时日便能好了。”

  “是陛下让下官前来诊脉!”喻昌示意郑鄤伸手,而后搭上手腕仔细看诊。

  “是陛下?”郑鄤控制不住得惊讶。

  怪不得他惊讶,他印象中的皇帝和眼下这皇帝可不一样。

  若按照从前,陛下如何能关心他的身体?必不可能请个太医来给自己看诊。

  这两年时间,似乎发生了不少事。

  郑鄤没有着急问,喻昌又换了一只手诊过后,才道:“郑老牢狱久困,饮食粗略,脾胃受损,气血两虚,消瘦乏力,面色无华,加之惊惧伤神,心血暗耗,夜多梦、关节僵痛、屈伸不利是否?”

  “是,也容易惊醒,睡不久,”郑鄤点头。

  “需循序渐进调治,气血渐复则疼痛可减,然沉疴已久,非旬月可愈,须耐心服药,兼以静养,若调摄得宜,可望渐趋康泰。”

  喻昌说完写下几个方子,关照道:“这是八珍汤,补益气血,身痛逐瘀汤,可活血通络,散寒止痛,下官再开一方药浴,舒筋活络的。”

  长子黄中站在喻昌身旁,闻言立即接过几张方子,连连点头,遂即又问,“不知平日饮食起居该如何注意?”

  “吃食上,宜温补易化,忌生冷黏腻,平日里避着些风寒,适度活动以行气血,勿久卧伤气。”喻昌说完起身,“下官开了十五日的方子,届时再来复诊。”

  黄道周忙起身相送,“多谢喻太医。”

  喻昌离开后,黄中也吩咐府中仆从前去抓药熬药,黄平则命人去厨房备些温软易克化的食物。

  二人离开屋子后,郑鄤才又问道:“陛下怎么突然开释于我,是发生了什么事?”

  黄道周在他身旁坐下,叹了一声道:“是出事了,而且是大事。”

  “什么大事?”郑鄤缓声问道。

  黄道周见他精神尚好,便继续道:“张溥涉嫌科举舞弊,左右朝廷选官,已是被锦衣卫拿入诏狱,一并入狱的,还有周延儒、马士英等...”

  黄道周将最近因张溥入狱而引发的学生罢考一事同郑鄤细细说来,“今日杨维恒供出,你这案子,是温体仁命人弹劾你,而周延儒,也在其中插了一脚,陛下听闻后,便让范首辅将你放了。”

  “原来如此...”郑鄤缓缓点头,脸上也不见什么神情,仿佛说的不关他的事一样。

  “只是如此闹将起来,关外建奴可会趁机南下啊...”郑鄤摇头叹息。

  “这倒是不会了...”黄道周笑了起来,“你不知道,这两年朝廷发生了不少大事,辽东...沈阳,已经被大明收了回来。”

  “什么?”听到这个消息才让郑鄤脸上露出几分震惊来,他盯着黄道周,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些玩笑神采,可转念一想,他这人一向严肃,哪里是会开玩笑的,又是如此重要之事。

  “建奴眼下被赶回赫图阿拉,再也翻不出风浪来,所以陛下才能腾出手来收拾南边...”

  黄道周没有再说下去,他拍了拍郑鄤大的胳膊,“此事说来话长,你今日先好好休息,待你养养精神,我再同你好好说说,总之你放心,眼下大明很好...而且,还会更好!”

  黄道周吩咐人仔细照料,而后离开了屋子。

  郑鄤躺在柔软的床上,脑中却清明无比,他还在想着黄道周的话。

  大明收复了辽东,建奴都城盛京,也被收回,如今又是大明的沈阳卫了!

  适才听他们交谈,范复粹做了内阁首辅,内阁中想来也换了一批大臣。

  以及张溥,他建立复社的初衷可是继承东林“家事国事天下事”精神,倡导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理学,可为何最后会互通考题、操纵科举?

  糊涂啊!

  高文采本是因为吏部侍郎张捷的口供,故而去江南抓马士英等人,又在虎丘文会上发现复社科举舞弊端倪,故而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