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第五百九十章 善后(1/2)

  过完年没几月就要春闱,谈论几日复社舞弊案之后,京师也消停了几日。

  腊月前,陈邦彦终于下了决心,想要再试一试。

  张佳玉知晓了他这个决定后,当天晚上便收拾好了行装,“既然如此,我就不在京师待着了!”

  陈邦彦苦笑道:“就不能过完年再走?叫我一人留在京师孤苦伶仃的,你忍心?”

  张佳玉“哈哈”一笑,用力拍了拍陈邦彦的肩膀,“你马上要成为陛下跟前的大红人了,这个年哪里会孤苦伶仃?说不定啊,你这门槛就要被踏平喽!”

  “你知道,我不喜结交,这不是要了我的命嘛!”陈邦彦又道。

  张佳玉披上斗篷,将剑系在腰上,带上斗笠后道:“这我便不管了,我这便出发去辽东看看,说不定还要再往北走瞧瞧,再见说不定就要一两年,你自己保重!”

  这说走便走的性子让陈邦彦也很是无奈,听他要去这么老远的地方也有些不放心,从自己包袱中取出钱袋递过去,“出门在外身上总要放些银钱,这些你拿着,我做了朝廷的官也有俸禄可用,总不至于饿死!”

  张佳玉毫不客气接了过来,掂了掂后笑着道:“多谢了,以后有机会再还你!”

  “还不还的,以后再说吧!”

  张佳玉离开了京师,陈邦彦走了一趟户部后,便得了一个户部郎中的官,正五品,算得上一步登天了,也是让不少人眼红不已。

  这职位分管户部下设各司的具体事务,不过眼下自然是先处理土地变革一事了。

  “过年封衙,这些是也不急于一时,待来年再说!”户部郑三俊关照了一句。

  “是,多谢郑尚书!”陈邦彦应下。

  “你在京师可有住处?”郑三俊又问。

  “如今住在客舍...”

  郑三俊闻言,笑着道:“京师有几处官宅还空着,你去吏部领告身的时候同他们说一声,自会给你钥匙,若有什么缺的,你先同他们说,也会使人给你安排好!”

  京师中空的官宅都是由抄家得来的勋贵宅邸改建而成,偌大的宅邸可改十几二十几间屋子,足够异地官员居住。

  当然,住官宅有条件,得是陛下钦点的,或者五品以上的,要不然也是不够。

  大多数异地官吏还是自己租了民宅居住,当然,如今的朝廷也会补贴一些“住房费”,好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

  大多数官衙放假过年,但有些官衙还有不少差事,比如北镇抚司、刑部和大理寺。

  有了确凿的证据和人证口供,高文采又领着人走了一趟江南,将涉及资助考生的富商们又带走了一批。

  苏州洞庭商帮绸缎行首沈珮、徽州茶商行首吴永年、徽州瓷商潘茹璧自然在列,另外,被吴永年算计的休宁程氏、叶氏祖宗几人也被一同请去配合调查。

  沈珮提前得了消息,带着行李整准备出海去倭国投靠许心素,不想还没抵达码头,就被盯着的锦衣卫给拦了下来。

  他们这才知道,原来所有的算计谋划,都在锦衣卫的眼中,可如今后悔也是来不及,也不知捐出全部身家,能不能保下一条命来。

  为了稳定民心,南京府官衙将京师审查的案件结果公布张贴在了衙门、城墙、码头等处,不少人了解真相后,免不了又要议论一番。

  虽还有人固执已见,相信张溥他们是被朝廷冤枉的,但大多数人却是信了的。

  更有不少落榜学生,得知真相后捶胸顿足,跑到衙门、南京国子监等处讨要说法。

  可能有什么说法呢?

  顶多安慰一番,让他们打起精神,准备下一年的考试罢了!

  仍有许多行商逃过一劫,或许他们囊中羞涩,只资助过一个两个学生,或许是没有被牵涉的考生招供出来,如此没有被波及到。

  眼下,他们也老老实实得待在家中,再不干在这个时候去外头发表些什么言论,便如惊弓之鸟一般,只求别引起锦衣卫的注意。

  高成磊从未参与过此间事,还如平时一样,甚至隔三差五跑去张国维那儿,问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桩大案。

  “你着什么急?”张国维不解,“此事又没牵扯你?”

  “哎,张尚书您不知道,这么多商人出事,各处商会都闭门,这大过年的,哪里还有些过年的样子?”高成磊道。

  各行各业其实都牵绊在一起,丝绸业同养蚕业、桑叶、染坊等密不可分,木材业同运输业、木作业紧密相关,药铺更是了,眼下抓了那么几个药商,城中药铺有几味药都有缺的了

  “草民这不是关心民生嘛,大家心里害怕,若能尽快恢复,于朝廷、百姓都有好处不是!”高成磊笑着道。

  “本官明白了,”张国维点头,高成磊今日来不仅是打探消息,也是通过自己的嘴同朝廷求个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