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第六百三十六章 还有黄雀(1/2)

  朱国弼临走时留下了几句话,陈邦彦没有回应什么,站在其身后的张国维却是捕捉到了朱国弼眼中一闪而过的得意,心下了然。

  待人离开后,陈邦彦长叹一声,“此事,是冲着下官来的,连累了两位大人,届时若陛下斥责,下官定会解释清楚,两位大人放心!”

  张国维摆了摆手,“陛下不糊涂,你只要将其中原委原原本本同陛下解释清楚,想来陛下也不会多加怪罪!”

  “多谢!”陈邦彦朝二人行礼,便想着要回去写奏本,刚走到府衙门口,就见高文采从马上下来,陈邦彦立即朝他道:“不用进去了,回吧!”

  看着陈邦彦一副无精打采模样,高文采却是嗤笑一声,“陈大人莫不是担心陛下会叱责于你?”

  陈邦彦并未因为高文采语气中的嘲讽而生气,反而是点了点头,“陛下信重我,才让我处理此事,可才多少时日,就将南和伯牵扯其中,而惹出了人命来,是我办事不利!”

  “陈大人可不能这么想,如此一来,岂不是如了背后那人的意?陈大人难道真想灰溜溜得回京去?”

  陈邦彦闻言板了脸,“做不好清田这件事,本官情愿死在南直隶,也不会回京无法交差!”

  高文采点头,“既然如此,陈大人放心,这几日我也有所收获,大人不如先听听我这儿查到的事?”

  二人回了住处后,高文采喝了一口水之后,才慢条斯理开始述说其这几日的经历来。

  自从南和伯闹了这一出后,高文采见南京不少富商也都配合清田,便留了几人保护陈邦彦,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人亲自去查南和伯这件事。

  他总觉得,南和伯不会无缘无故闹这一起,况且冲着陈邦彦的那一箭,总是让他放心不下。

  高文采这个人,心里不能藏事,有点疑惑定要弄个清楚明白才肯罢休。

  “南和伯是五军都督府的人,所以我先去了五军都督府...”

  都督府的首领便是保国公朱国弼,这是高文采首先怀疑的对象,而他的直觉很准,撺掇南和伯闹事的,赫然就是朱国弼。

  “原来还真是他!”陈邦彦听了高文采的话之后气道:“所以,南和伯父子,也是朱国弼派人去杀的?”

  “应该是!”高文采点头,“许是之前便商量好的,这几日没听他有吩咐人去做此事,但南和伯一死,对他们南直隶世勋可是有利无害。”

  陈邦彦明白高文采之意,“南直隶因为清田死了个世勋,朝廷定然会有所作为,不管是处置我办事不利,还是将我召回京,清田一事便有了阻碍...”

  “不错!我想他们也是这么打算的!”高文采点头。

  “多谢高同知,本官知道了,写给陛下的奏本,定会将其中原委写明!”陈邦彦起身,朝着高文采深深一揖。

  “别忙,我还没说完!”高文采伸手扶住陈邦彦的胳膊,笑着道:“这朱国弼啊,却也是别人的棋子!”

  陈邦彦闻言一惊,直起身子问道:“保国公后面还有人?”

  “本官手下在监视朱国弼的时候,有一日深夜见他悄悄出门,大人猜一猜,他去见了谁?”

  陈邦彦如何能猜得到,忙道:“高同知别卖关子,还请直说!”

  “无趣!”高文采嘀咕了一声,遂即道:“朱国弼夜会徐弘基,见了足有两个时辰,虽没听到他们说什么,但想来是南和伯一事。”

  “可仅凭他们见面,也不能断定保国公背后就是魏国公啊,许是因为南和伯入狱才见面商议呢!”陈邦彦问道。

  “陈大人,本官...可是锦衣卫!”高文采好整以暇笑着道。

  “高同知这是...”陈邦彦对这话不解。

  “我既然今日能来同陈大人你说,自然是确定了徐弘基就是背后那只黄雀,”高文采端起茶盏饮了一口,“那一次会面后,本官亲自去盯那徐弘基,你可不知,徐弘基真是只狡猾的狐狸,我盯了好几日也没见他有任何异常,更没见他去过南和伯府,也未见他有联络过其他世勋,起初,我也以为那次就是个巧合,直到...”

  “直到什么?”陈邦彦追问道。

  高文采笑了一声,“直到那日,我见他再次出门同朱国弼见面,这次有了准备,他们约在画舫,除了心腹留下外其余全都没让上船,你猜本官是怎么探听到他们谈话的?”

  陈邦彦叹了一声,“莫不是藏在了河中?”

  陈邦彦是实在受不了高文采这说话的方式,也就随口说了一句,不料就见高文采打了个响指,笑着道:“陈大人果真聪明,说对了,本官命人藏在了河里,围着船好几个位置都埋伏了,不管他们是在船舱里头,还是甲板上,多少都能听见一些。”

  秦淮河上的画舫不大,且天热也都开着窗户,里头有人说话不会一句都听不见。

  也是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