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彻底暗下。
《国际市场》的片尾字幕伴着低回悠长的主题音乐缓缓滚动。
放映厅顶灯次第亮起。
刺目的白光瞬间驱散了银幕上最后残留的悲欢离合。
林允儿微微仰着头。
那双标志性的小鹿眼此刻湿漉漉的。
长而密的睫毛上还挂着细小的、未干的泪珠。
眼角和鼻泛都着清晰的红晕。
是的。
她原本的剧本——
是利用这部史诗级悲欢离合的集体共情场域,为她和姜在勋之间那些悄然升温的“私人互动”提供一层完美的掩护。
剧情越是沉重,那些指尖轻触、掌心相贴的瞬间就越显得自然无痕。
然而。
尹济均导演用他炉火纯青的镜头和黄政民那足以穿透银幕的灵魂级表演,狠狠撕碎了她精心策划的“借势”剧本。
当镜头聚焦在兴南港那片绝望的黑色人潮;
当德秀被赴德挖矿的工友从坍塌的矿井救出;
当暮年的德秀在电视台演播厅,看着那个同样白发苍苍、被岁月磨砺得几乎认不出的妹妹莫顺一步步走向自己时……
林允儿精心构筑的情绪防线瞬间崩塌。
她忘了布局。
忘了撩拨。
忘了身边还握着谁的手。
她只是被那宏大的历史悲怆和个体命运紧紧攫住。
被德秀这个角色贯穿一生的坚韧、挣扎、痛苦与最终的救赎。
冲击得溃不成军。
这根本不是共情能力强弱的问题。
而是黄政民用他登峰造极的表演,硬生生将角色的灵魂挖出来,塞进每一个观众胸腔里的结果。
他的光芒。
他的情感。
如同太阳般炽烈耀眼。
足以吞噬银幕上一切其他的存在。
没有人能抢走他的戏,没有人能分散观众对他的关注。
他站在哪。
哪就是风暴的中心。
就是情感的绝对主宰。
……
一旁的姜在勋也同样深陷其中。
脸上湿漉漉的痕迹在顶灯下格外清晰。
他下意识地低头将左手插在口袋里的摸索着纸巾。
同一时刻。
旁边也传来悉悉索索的翻找声。
眼角的余光里——
一只白皙纤细的手。
正捏着一包印着卡通图案的便携纸巾伸过来。
恰好停在他胸口的位置。
姜在勋摸索纸巾的手顿在口袋里。
他顺着那只递纸巾的手。
缓缓抬头。
视线先掠过林允儿手里那包可爱的纸巾。
然后抬起。
撞进了那双刚经过泪水洗礼的、清澈湿润的小鹿眼睛里。
水光潋滟。
眼尾那抹红像被薄胭脂晕染开。
眼下的泪痕在灯光下依稀可辨。
带着一种脆弱又通透的美。
两人的目光短暂地交汇。
又同时微微下移。
视线共同落点——
是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黑暗、爆炸、悲欢离合里。
始终未曾分开过紧紧交握的双手。
十指紧缠。
指关节紧密交握。
掌心严丝合缝地贴在一起。
……
就在他们同时因为这紧握的姿态、暴露在明晃晃灯光下而感到一丝慌乱和赧然。
试图不着痕迹地松开的瞬间——
大银幕上。
作为缓解情绪的彩蛋花絮片段猝不及防地开始播放。
第一个镜头。
正是《国际市场》里那个惊心动魄的坠河救援戏!
但不是预告片里姜在勋燃炸荷尔蒙的特写。
而是幕后NG镜头——
河水下。
姜在勋饰演的南镇伸手去捞坠河的黄政民。
第一次没抓住。
水花四溅。
黄政民翻了个白眼。
第二次。
手指好巧不巧。
精准地……
戳在了黄政民的腋下痒痒肉区域。
水下憋着气的黄政民瞬间破功,呛了一大口水!
第三次。
姜在勋倒是捞着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