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第156章朱棣:这个选择交给朱正(1/2)

  毕竟!

  如今的元人已经并非昔日的元人。

  自从北元覆灭之后,昔日的元庭已经分化成了诸多的部落,实力已然是大不如前了。

  这也让大明北疆的压力骤减。

  不过。

  朱棣也可以想得到,此番大明内乱,北边的元人绝对不会放过这等机会的。

  “如果不是朱正提醒,或许本王真的要忽视北边的危险了。”

  “此事,还需慎重对待啊。”

  朱棣神情凝重,之前捷报传回的喜色也都被冲散了。

  对于他而言。

  此刻要面对的局面将要更为紧迫。

  “请姚先生过来。”

  朱棣沉思一刻后,立刻对着朱能道。

  “是。”

  朱能立刻退了下去。

  此刻他自然也是看出了不对劲了,朱棣的状态极为不对。

  没多久。

  一身黑色僧袍的姚广孝便来到了朱棣所在的大殿内。

  “王爷看来又是遇到事了。”姚广孝一看到朱棣,立刻就笑着道。

  他很清楚朱棣的性格。

  如果不是遇到了棘手的难题,也不会特意请他来的。

  “北边元人。”

  “年关之后,或许会动兵来袭。”

  “此事,我们该如何应对?”

  朱棣也没有废话什么,直接的问道。

  “没想到王爷也看到了这一层。”

  听到朱棣的话,姚广孝则是一笑,转而从僧袍内拿出了一封册录来,直接就递给了朱棣。

  朱棣面带疑惑,但还是迅速将册录接了过来。

  打开一看后。

  朱棣顿时就面带了然之色。

  “你已经想到了元人的威胁了?”

  “为何之前没有提?”朱棣合起了册录,不解问道。

  “在王爷得到大宁之军前,我就算提了又有何用?”

  “那时的王爷本就是面对朝廷讨伐,朝不保夕。”

  “若非北平城成功守住了,此番王爷或许已经沦为了朝廷追剿的丧家之犬,说这些又有何用?”姚广孝淡淡一笑,根本不慌。

  “按你所提。”

  “难道本王只能与元人议和不成?”

  “可一旦开启议和,元人定会提出不少条件,甚至是割地赔款。”

  “本王乃是大明的燕王,更是肩负着昔日父皇交给我镇守北疆的重任,如若与元人议和,甚至割让大明的利益于元人,那是何等的屈辱?”朱棣捏紧手中的册录,十分不甘心的说道。

  “就目前而言。”

  “与元人议和是对王爷最好的选择,毕竟,一旦承受南北夹击之势,王爷纵有三十万大军也难以抵挡。”姚广孝一脸严肃的说道。

  “议和,必是屈辱。”

  “本王不想如昔日唐太宗一样,落得一个渭下之盟。”

  “纵然事后能够以兵锋找回尊严,本王也不想落得屈辱。”朱棣双眼凝视着姚广孝,无比严肃的道。

  显然。

  唐太宗李世民的渭下之盟。

  朱棣不想经历。

  他日如若真的可以功成,或许对内,他并非顺位继承,但对外,他不想留下污名。

  看到朱棣如此。

  姚广孝面带沉思,在持续了一阵后。

  “如果王爷不选择议和,那便只有分兵一路,在辽东,大宁设防,以此阻挡元人。”

  “不过在我看来,于王爷现在而言,这并非最好的选择。”

  “不仅仅是因为分兵,更是因为要腹背受敌,遭受朝廷与元人的两面夹击。”姚广孝沉声道。

  “那你觉得,如若我留下十万大军驻守边境,面对元人有多少胜算?”朱棣直接问出了一个了当的问题。

  对于此问。

  姚广孝则是竖起了一根手指。

  “胜算不足一成。”

  “纵然北边的元人已经并非一个完全整体,并非昔日的大元帝国,但他们在北边的实力仍在,人口仍不少,鞑靼,瓦剌两大部落,几乎全民皆兵。”

  “他们南下最想要的自然就是好处,金银钱财,火药技术,甚至是吾大明所产各种辎重。”

  “如若可以通过逼迫王爷让步而得,那他们或许可以不动兵,可如若王爷要派军驻守北疆,不予他们好处,那他们必然会兴起兵戈来。”

  “虽说宁王麾下的朵颜三卫是得到了兀良哈许多部落投降,但兀良哈号称东蒙古的部落仍在。”

  “一旦元人动兵,兵力不会少于三十万。”姚广孝沉声道,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