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武仙:开局给太平公主当内卫

第88章 以武代李进行时(2/2)

武三思献“世外仙真”,武承嗣当众喊出那句“连这等世外仙真都来归附,足证陛下继大统乃奉天承运!更昭示我武氏当国,顺天应人!”之后的第三天。

  趁热打铁的后招来了!

  洛阳平民王庆之率千余百姓于宫门前献万民书,请愿立武承嗣为太子。

  并得到了武皇召见。

  “洛阳布衣臣王庆之(《唐六典》记载「庶人上书,称臣某」),昧死谨奏:伏惟陛下承天革命,鼎新武周,然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遂请立魏王武承嗣为皇太子以固国本事,臣等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王庆之于早朝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献上了那封所谓的“万民书”。

  “伏惟圣神皇帝陛下承天御极,革唐命而建大周,开万世之基业,立千古之新统。臣等草芥微末,本不敢妄议国本,然念及社稷安危,不得不冒死上陈,伏望圣裁。”

  “臣闻《春秋》之义,‘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今陛下既以武氏代唐,君临天下,则宗庙血食、江山承继,自当纯乎武姓。若以皇嗣继统,实乃以李嗣武,非类相承,恐神灵不享,宗庙无主,岂有易姓革命,而终归他族者乎?”

  “魏王武承嗣,陛下之亲侄,太祖(武士彟)之嫡孙,血统纯正,德才兼备。若立为储君,则大周国本永固,天下咸服。若仍以李氏子为嗣,则恐千秋万岁后,人心思唐,社稷动摇,今谁有天下,而以李氏为嗣乎?”

  “陛下以圣德代唐,建号大周,若传位李氏,则革命之业将隳,先帝之志未伸。往者徐敬业、李贞等逆贼,皆以‘匡复唐室’为名,煽乱天下。若立武氏为嗣,则奸雄无词可借,四海永绝觊觎之心也。”

  “魏王武承嗣,忠孝两全,夙夜勤恪,协赞圣朝,功在社稷。若得正位东宫,必能上承圣意,下安黎庶,使大周基业,传之无穷。”

  “臣等愚昧,唯知效忠圣主,愿陛下察纳雅言,早定国本,则天下幸甚,武氏幸甚!”

  “臣王庆之等顿首再拜,谨奉表以闻。”

  王庆之的破锣嗓子在殿中回荡,那卷万民书被两名力士颤巍巍地抬进大殿。

  出事了!

  文武百官一片肃然,几位年迈的大臣不约而同眉头紧皱。

  武承嗣立于诸王首位,面色沉静如古井,蟒袍广袖中指尖微动。

  “臣附议!”

  突然,中书舍人张嘉福出列高声道:“王庆之所言极是!不老仙师现世,已证武氏当国顺天应人!合该立武氏血脉为储,方显正统永续、天命所归!魏王殿下乃太祖嫡孙,忠勇无双,若得正位东宫,必能使神器有托,国祚绵长!”

  他话音落下,十余位武氏党羽立即齐声应和:“臣等附议!”

  声震屋瓦!

  武三思这才出列,紫袍玉带纹丝不乱,行礼道:“臣请陛下明鉴,自古神器当归正统,魏王乃武氏嫡脉,德配天地,今有仙师现世,万民请命,此实乃天意昭昭!”

  武攸宜紧随其后,声如洪钟:“臣附议!陛下革唐立周,当以我武氏血脉承继大统,魏王殿下忠孝两全,正合储君之选。”

  武懿宗同样出列,声音简短铿锵:“臣以为,魏王当立!”

  这一出搞得声势浩大。

  狄仁杰眉头紧皱,岑长倩忍不住了,须发皆张,声如雷霆炸响:“荒谬绝伦!”

  老宰相一步踏出,脚下青玉地砖竟微微震颤,他直指武氏众人,喝道:“皇嗣已在东宫,仁孝著于四海,德行闻于九州,尔等今日竟敢妄议废立,是要动摇国本吗?!”

  他转身向御座重重叩首,额头撞击地砖发出闷响:“陛下!《春秋》有云:‘太子,国之根本’。今皇嗣既无失德,又无大过,岂可因一二方士之言、市井之请而轻废?若开此例,后世奸佞群起效仿,我大周江山危矣!”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0f592da7.cfd。一起小说吧手机版:https://m.20f592da7.c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