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丫鬟

第183章 越理越乱(1/2)

  自从沈氏接了掌家对牌,宁国府里就没再消停过。

  不是这里出点故事,就是那里闹些乱子,无事都能折腾一番。

  先是粗使下人的大锅饭,沈氏提出,不再让三个房头轮流做。

  几房小厨的厨娘自然是乐意,正好没人乐意揽这差事,都乐得甩手。

  只不过这份麻烦,沈氏自己也嫌麻烦,并不打算让凤澜院厨房接手。

  这每天一百多人吃饭,要如何整治呢,这主意也亏她想得出来。

  沈氏对着管事娘子们,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改成了谁吃让谁做。

  她命人在原先大厨房里腾出两个灶,吩咐让粗使婆子小厮轮流做饭。

  用度仍然是每天一两银子,做好做坏就由他们随意。

  这主意是沈氏早就想好的,既然谁做都能落不是,她就让人自己做去。

  自做自吃的饭食,看这些下等奴才还有什么说的!

  这消息刚一传来,下人们就是叫苦不迭。

  都是做粗活的人,平日差事就不轻,谁有那闲工夫帮厨做饭?

  别说好些人根本不会烧火和面,就算是会做饭的人,也大多不敢下手。

  毕竟做几个人的饭食,与做一二百人的饭食,方法那是天差地别。

  大伙儿就算想凑合着做,也知道自己没那个能耐。

  沈氏是出了主意就完事,全不理会这些细节。

  她在凤澜院还放出话,往后谁敢再借饭食闹事,立刻撵到城外庄子上去。

  这群底下人闹嚷了两日,也就再无别的办法。

  大伙儿干脆把这一两银子分了,每人拿几个钱,自己想办法去。

  有回自家自己吃饭的,也有跟着旁人搭伙的,还有添钱出去买的。

  每个人都抱怨不公,心里怀着气不愤,却也是敢怒不敢言。

  三顿饭都要自做自吃,差事顾不过来,自然越做越糊弄。

  自此宁国府的外院里,人人都躲懒偷闲,越来越混乱粗糙。

  入秋后园子里的落叶枯枝,也没个人去修枝打扫。

  荷花塘里满池枯荷叶子,到现在没人去拔,把池水都污了。

  园子里这样还罢了,最要命的是东净茅厕,都不再每日打扫了。

  自乔姐一家被打骂罚钱,茅厕三五天才拾掇,老远就闻见一股恶臭。

  这些乱事大多在二门外,沈氏在内宅等闲看不见,便不甚在意。

  她如今的正事,是坐在凤澜院核对账目,安排裁撤各院用度。

  沈氏这些天韬光养晦,已经弄清了宁老太君的心意。

  老太太不满宁夫人掌管中馈家务,主要体现在两件事情上。

  一是宁夫人对临江侯何家、何昭仪五皇子母子太过冷淡。

  二就是府里的花费奢侈靡费,宁夫人掌家花费过巨。

  沈氏已经依宁老太君的话,给何昭仪送了厚礼,把这门好亲戚安抚住了。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是要省简用度,裁撤多出来的开支。

  翻过了府里内宅的账目,沈氏觉得,首当其冲该裁撤的就是饮食茶点。

  比如二房院来说,总共才有五六个主子,二十个下人。

  每月餐食竟然要花费一百两,那可真是太过分了些。

  再比如宁大小姐的玉真阁,餐食要每月二十两不说,茶叶点心糖果还要花费二十两。

  未出阁女孩儿如此奢侈,在娘家这样胡乱花费,难道去婆家也如此不成!

  沈氏翻着账册,就想起自己娘家做姑娘的时候。

  沈家是沈三奶奶掌家,沈氏也曾看过账册,自己饮食每月不过十两。

  十两银子包含饭食点心茶饮,已经很丰富精致,而且还清淡适口。

  房里大小十来个丫鬟,一个月饭食不到二两,也没见饿着谁了。

  由此及彼就能看出来,宁家的饮食开销,有多么的奢靡不堪。

  沈氏盯着账目直皱眉,手里拈着羊毫细笔,一样样的抹掉数目字。

  各房各院的饮食用度,除了鹤寿堂宁老太君的,都要跟着减少。

  自己的凤澜院也不例外,才能显出当家主母以身作则来。

  沈氏要做贤良名声,最先受不了的,就是二三两房太太。

  她们两个在自家院里,夫君不管事只顾爱姬宠妾,膝下还有小儿小女。

  上来就削减饮食用度,谁能受得了这份委屈?

  两位太太想去鹤寿堂诉苦,可宁老太君偏心沈氏,不理她们。

  想贴着脸皮寻大嫂宁夫人商议,也在锦鑫堂吃了闭门羹。

  宁夫人自交了管家对牌,闭门在佛堂念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