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能呢?你当大学是你家种的大白菜,想摘多少就种多少?”
“别说是我们村,十里八乡能出一个重点大学的大学生都算是要烧高香的事情。”
“……”
不管众人的七嘴八舌,大队里,王福成跟两人已经坐在一起,开始讨论起了事情。
作为王家村的大队队长,王福成率先开口道:
“两位同志,我是王家村的大队队长王福成,不知道你们千里迢迢来到我们村到底是有啥事情?”
没有直接回答王福成的话,周立军直接站起了身,指着坐在旁边的曹德明介绍道:
“王队长,你好,这位是我们一中的校长曹德明同志。”
“接下来的事情由曹校长来跟你谈。”
话音刚落,重新坐下来的周立军便已经拿出了笔记本和笔开始准备记录。
听到周立军介绍曹德明的身份,王福成脸上非但不见半点欣喜,反倒是有些忧愁。
他觉得现在的王家村就很好,在王程鹏的率领下已经成长为了绝大多数人心目中的美好模样,实在是禁不起别人的折腾。
一中的曹校长这时候来找自己,这可未必是一件好事情。
虽然心中是那么想的,但是王福成还是要做做表面功夫,露出了一个公式化的笑容,朝曹德明伸出了自己的右手,说:
“曹校长,真是幸会。”
“你有什么事情直接说,能配合的我一定会安排村民进行配合。”
跟王福成握了握手之后,曹德明这才说出了自己来的主要目的:
“王队长,我来你们村主要是想向你们打听一件事情,那便是王程鹏同志的情况。”
“你能给我说说王同志在你心目中是怎样一位同志吗?”
“不局限于学习,你还可以从思想、工作这些方面谈一谈。”
一听曹德明让评价王程鹏,王福成当即便来了精神:
“王同志?那可真是个好同志!”
王福成黝黑的脸上顿时绽开笑容,粗糙的大手在膝盖上搓了搓,指缝里还沾着麦收时节留下的茧皮。
“曹校长您可算问对人了!”他转身朝身边喊了一句:
“龙同志,你把咱们的《劳动模范登记簿》拿来!”
得王福成吩咐,龙永德小跑着过来,怀里果然抱着个红塑料皮本子,边角已经磨得发白。
王福成接过来时,曹德明注意到扉页上印着“农业学大寨先进生产队”的钢印,纸张间还夹着几张泛黄的奖状。
“您看这儿——”
王福成翻到1975年7月的记录,粗粝的指尖点着蓝墨水写的工整小楷:
“7月12日暴雨抢险:王程鹏同志在傍晚时发现变了天,可能要下大雨,带领几位同志抢救公粮三千四百斤,个人荣获公社表彰。”
纸页沙沙作响,翻到下一页又见:
“11月8日,王程鹏同志荣获生产队先进生产个人称号,那可是他加班加点忙碌了两个月后获得的荣誉。”
除开这两项单独记载的荣誉,王福成在其他地方也翻到了一些关于王程鹏认真从事生产的记录。
合上笔记本,王福成眼睛里闪着自豪的光:
“王程鹏同志可是我们生产队的一把好手,干起活儿来从来都不含糊。”
“去年夏收,他一个人能顶三个壮劳力,镰刀使得跟风车似的,一天割两亩半麦子不带歇气的。”
龙永德正在拨弄算盘珠子,闻言抬起头插话:
“可不是嘛!”
他指了指墙上泛黄的《生产能手评比表》,“连续三年工分第一,从没请过一天假。”
“至于思想觉悟......“王福成忽然压低声音,从抽屉里取出个红布包,小心翼翼地展开。
里面是一本边角卷曲的《***选集》,书页间密密麻麻夹着纸条。
“这是程鹏的学习笔记,每晚雷打不动要读两小时。”
“有回我半夜巡逻,看见他大半夜还就着月光读呢。”
“远的不说,还有近的。”
“说出来也不怕曹校长你笑话,我们这穷乡僻壤的小地方到了冬天可是经常闹狼害。”
“那些畜生扯着嗓子在那里嚎起来可渗人了。”
“若只是丢了点家畜还好,前年可是有在院子里玩耍的小孩儿被狼叼了去,找到的时候就只剩下了些骨头渣滓。”
“今年冬天来得早,来得冷,那些畜生又开始盯上了王家村,村里的民兵更是连轴转的巡逻,丝毫不敢懈怠。”
“你猜怎么着?”
“就是在那么严峻的形势下,王程鹏同志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