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拒当冤大头开始奋斗

361、“砧木”行动(1/3)

  说到这里,似乎怕陶志远不相信,刘春生又补充了一句:

  “做完这件事情之后,我自然是会高升,这留下来的位置当然可以给你。”

  听到刘春生的答案,陶志远的眉头却是皱得更深了一点。

  对方能够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这件事情,足以说明这其中牵扯到了很多人的利益,甚至连副局长如此大的职位都可以当做利益被抛出来。

  副局长啊,那可还真是让人向往……

  喝了口水,陶志远再次开口道:

  “虽然你很有信心,但我也不是傻子,不可能因为你的一句口头承诺就相信这件事情。”

  “你必须要给我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向我证明你或者你背后的人有这个能力,不然我还怎么给你卖命?”

  刚正不阿?陶志远可不是这种人。

  他要是真刚正不阿就不可能对王程鹏那么谄媚,看到好处就松不了口,这只不过是曹德明为了搞他,特意为他贴上的标签。

  面对陶志远的质疑,对方又恢复了沉默。

  半晌,刘春生终于给出了回答:

  “这件事情我做不了主,得去请示上面。”

  “你等我电话,最多十五分钟之后我会给你回复。”

  听着电话被挂断的嘟嘟声,陶志远感觉自己的心脏正在猛跳,一如他此刻的心情。

  刘春生并没有让他多等,才过了三分钟便已经给了回电。

  电话才刚刚接通,刘春生便直接给出了答案:

  “赵家知道吗,我是在为赵家办事。”

  “赵家可是跟宋家不相上下的大家族,甚至这件事情过后,他能够强大到足够将宋家也一口吞下。”

  “我能告诉你的也只有那么多,你不要再提出让赵家人和你通话的无理要求,这件事情信不信由你。”

  “你应该知道,就算是你不答应我们也只是会稍微麻烦一点。”

  “要不要跟着我们做事,我需要你现在就给我一个答案。”

  形势比人弱,即便是陶志远强烈要求,刘春生也不可能答应陶志远的要求,让赵家人跟他进行通话确认。

  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情见不得光,但是他们却仍然愿意为可以预见的庞大利益走而挺险。

  知道自己也不可能打探到更多的信息,他开始起了沉思。

  对方似乎也知道这并不是一件能够快速做出决定的事情,也没有催促,就那么等待了起来。

  沉思半晌,陶志远却仍然是毫无头绪。

  无他,信息量实在是太少了一点。

  甚至要不是因为他占着二中校长的关键位置,陶志远连知道这件事情的资格都没有。

  看了眼摆放在面前的录音机,陶志远终于下了决定:

  “行,这件事情我答应你们,具体要怎么做还请告知我。”

  见陶志远答应,电话那头的刘春生的声音明显欣喜了几分:

  “很明智,你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下决定的时间甚至比我想的还要更快一些。”

  “只是这件事情不方便在电话里说,我会派人去你那里,你只需要配合就好。”

  “砧木——嫁接时用来承接优良品种的根基,正是最适合这次行动的代号和暗号。”

  “不要多说,不要多问,等有人带着‘砧木’这个暗号找到你之后,你配合他进行工作就好。”

  随着电话被挂断,陶志远也毫不犹豫的按掉了录音机的录音键。

  想了想,他从书架上翻出了一本书,掏出其中夹着的那张记载着王程鹏家电话号码的纸条,就那么对着拨通了起来。

  事实上,陶志远之所以能那么快下决定,还真是多亏了王程鹏那句两头下注的话。

  既然他能够在这种“砧木”行动中两头下注,那风险对他来说基本上便是不存在的东西,那又有什么值得犹豫的呢?

  至于这两边又分别能让自己对他们下多少注,那自然要看他们各有多少本事。

  对更有希望胜利的一方下更多的注,这本身便是一种保险措施。

  电话才刚刚接通,王程鹏的笃定的声音便从电话对方传了过来:

  “对方行动了?直接将你知道的东西告诉我。”

  “你放心,我绝不会让你为在我这里下的注感到不值。”

  这……王程鹏……还真是一如既往的厉害,甚至不需要自己开口,便已经将事情全部都推算了出来。

  既然如此,自己就考虑要在这边多下点注了。

  这样想着,陶志远殷勤的开了口:

  “王同志果然冰雪聪明,一般事情还真瞒不过你。”

  “刚刚的确是有人找到了我,按照约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