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暴君读心术,咸鱼皇妃杀疯了

第六十一章旱灾(1/2)

  御书房内,霍临盯着案几上的奏折,眉头紧锁。

  “三个月未雨,赤地千里。”他低声念出奏折内容,指尖不自觉地敲击着龙案,“再这样下去……”

  “皇上,南郡王求见。”王德贵走进来轻声禀报。

  霍临指尖轻叩桌面,眸光一沉。

  “宣。”

  不多时,一位身着蟒袍的中年男子大步走入,正是南郡王霍琮。

  他年约三十,面容俊朗,与霍临有三分相似,却少了几分凌厉,多了几分儒雅。

  “臣参见皇上。”霍琮恭敬行礼,姿态无可挑剔。

  霍临不动声色,淡淡道:“皇叔不必多礼,不知皇叔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皇上,”霍琮面露忧色,“北方大旱,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臣恳请朝廷拨粮赈灾!”

  呵,又来要钱。

  去年南郡赋税少了三成,今年又要赈灾款。

  这是把朕当成摇钱树了?

  霍临眸光微冷,将奏折搁在案上,碰出一声脆响。

  “皇叔所言极是,只是今年国库吃紧,不知皇叔可有良策?”

  霍琮眼中精光一闪,拱手道。

  “皇上,臣以为可先从江南调粮,再命各地富户捐银……”

  “哦?”霍临打断他,“去年南郡赋税少了三成,郡王府却扩建了院子,不如皇叔先做个表率?”

  霍琮脸色微变,随即又堆起笑容。

  “皇上明鉴,臣那都是为了接待朝廷使节……”

  狡辩!

  朕迟早要扒了你这层皮!

  霍临心中怒火翻腾,面上却不动声色。

  “皇叔忠心,朕心甚慰。这样吧,三日后朕召集众臣商议此事,皇叔届时再详细说说赈灾之策。”

  霍琮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却也只能躬身。

  “臣遵旨。”

  待南郡王退下,霍临冷哼一声,周遭气氛猛地降至冰点。

  好个霍琮!真当朕眼盲心瞎,能被这些堂皇的借口蒙骗?

  处理了眼下的旱灾,朕第一个就来料理你。

  霍临再次埋首于案前,重新忙碌起来。

  天色渐晚,姜嬛如常做了吃食,提着食盒来到御书房。

  刚走进去,就听见里面传来霍临烦躁的踱步声。

  【北方七省大旱,流民已过十万。】

  【霍琮趁机要钱,若不给他,灾民之事没有合适的人去处理。】

  【可若是真的拨款给他,用到灾民身上的还不知道能有多少。】

  【这事还得尽快想办法解决,否则恐生民变。】

  姜嬛心头一紧,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食盒提手。

  她想起穿书前,自己在新闻里看到的旱灾画面。

  龟裂的土地,绝望的农民,饿得皮包骨的孩子……

  如今这些惨状正在这个时空真实上演。

  姜嬛深吸一口气轻咳一声,裙摆扫过门槛发出窸窣声响。

  “皇上。”她福身行礼,食盒里飘出荷叶蒸鸡的香气,“妾身见您晚膳未动,做了些清淡的。”

  霍临此刻正揉着眉心,只微微抬头,案前烛火在他眼底跳了跳。

  姜嬛这才看清他眼下的青黑,竟比昨日又深了几分。

  看来这皇上还真不好当。

  一时间,她心里竟也生起几分没来由的心疼。

  “放那儿吧。”

  他声音沙哑,随手推开堆积如山的奏折,最上头那本“北地灾情急报”几个朱砂大字刺目得很。

  唉,虽说她从来没想当救世的圣母吧。

  但霍临的眉头皱的那么紧,疲倦的几乎随时会病倒。

  她或许,大概,可能。

  也不是不能多管一回闲事?

  姜嬛摆膳的动作故意放慢,眼角余光瞥见霍临无意识摩挲着奏折边角。

  那奏折边角已经被磨得发毛,不知被他翻来覆去看了多少遍。

  就感谢她姜嬛是个现代人吧。

  平时看电视刷手机的优势这就凸显出来了。

  对于历史上的抗旱措施,她还真知道一个案例。

  “这蒸鸡用的是行宫带回的荷叶。”

  姜嬛将青瓷碗轻放在案角,斟酌着如何切入。

  “听说北方干旱,连荷花都枯死了……”

  “嗯。”霍临微不可查的叹了声,“三个月未雨,庄稼绝收,流民已开始聚集。”

  一阵风过,烛花“啪”地爆响。

  霍临盯着蒸鸡下面的荷叶,忽然道:“听朕说这些,很烦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