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第362章 比司马懿还苟的人!高干勾结南匈奴!(1/2)

  程昱非常给力。

  明明苏羽身在邺城,程昱却已远程给他牵了一桩姻缘。

  而伴随着辛毗的投诚。

  青州的众多墙头草,也是光速选择投降。

  比如王修这个老油条,十分苦恼自己只能当第二个投降的人,被辛毗抢了先!

  ……

  壶关

  高干陷入了犹豫。

  他刚抵达这里,便已听说袁熙战败、审配沮鹄战死、曹操攻入邺城、袁尚北逃的一系列消息。

  高干不是袁谭那种二比。

  继续去往邺城,仅凭手中的两万军队,无疑是千里送人头,礼重情也重!

  但返回并州治所晋阳,高干又害怕王凌把他绑了,砍下他的人头送给曹操。

  思来想去,高干踌躇不前。

  最终选择停驻于壶关,观望一下是要继续反曹还是投曹。

  但高干没想到的是。

  仅仅三天后,王凌从晋阳派了使者抵达壶关。

  “高将军,我家老爷的意思也很简单,您赶紧向曹操投降,或许还能留得一条性命。”

  “不然,真等到曹军攻来,凭借这处壶关,您又能守多久?”

  “主动投降和被迫投降,下场可是截然不同。”

  高干愤怒道:

  “高某乃是袁大将军的外甥!”

  “岂能投靠在曹操这厮的麾下?”

  使者见状,没再多说什么,转身离开壶关。

  但使者走后,高干却有些后悔了。

  其实,他是想待价而沽。

  对于袁绍,高干肯定算是忠臣。

  毕竟,他是袁绍的亲外甥。

  他的母亲,是袁绍的亲妹妹。

  袁绍对待高干,就像是对待亲生子嗣。

  但袁绍已经不在了,很明显,袁谭袁尚袁熙没一个靠谱的。

  继续为袁家效忠,已是死路一条。

  然而。

  高干又不想就这么什么都不做,直接投靠曹操。

  袁绍时代,他在并州担任刺史,麾下虽有王凌等人分权,但也仍旧算得上是位高权重。

  投靠曹操之后,最好的结局就是富家翁。

  这辈子,与权力算是彻底没了交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高干实在不想放弃手中已有的权力。

  说他认不清现实也好,说他不切实际也罢。

  总之,高干魔怔了。

  接下来几日,他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住处,苦思冥想,仍旧未能拿出决定。

  忽然,又有一名使者抵达壶关。

  高干以为又是王凌催他投降,下令将这使者赶走。

  那使者却露出了一副异族的装扮。

  “高将军,在下奉左贤王之令前来此处。

  “请您务必与在下见上一面!”

  高干闻言,脸色骤变。

  但他立即派人把这使者请上来,屏退左右,单独会面。

  “你们左贤王与本将军乃是敌人,怎会突然派你来这壶关?”

  高干打量着这使者,眸中目光称不上友善。

  使者却是浑然不惧,笑道:

  “高将军说笑了。”

  “我们左贤王向来喜欢汉文化。”

  “你们汉人有句话说得好。”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高将军现在,貌似很需要我南匈奴的帮助呀!”

  闻言,高干脸色紧张道:

  “你休要胡说!”

  “我汉人内战,乃是我汉人自己的事儿。”

  “与尔等南匈奴何干?”

  南匈奴,也就是曾经的匈奴。

  在东汉初年,匈奴分裂成了北匈奴和南匈奴。

  北匈奴去了中亚地区发展。

  南匈奴,则是继承了原先匈奴留下的一部分地盘。

  为啥只继承了一部分呢?

  因为除了北匈奴和南匈奴以外,隔壁的鲜卑部落也逐渐强大,占了匈奴相当多的地盘。

  东汉年间,南匈奴和汉室朝廷治下的并州战争不断,但大抵都是南匈奴败的多。

  直到东汉末年,眼瞅着汉室朝廷逐渐衰微,南匈奴也升起了野心。

  云中郡、西河郡等靠近南匈奴的郡县,被南匈奴接连吞并。

  但袁绍占据并州之后,又强令南匈奴吐出已有的地盘。

  对此,南匈奴现任单于呼厨泉十分不满。

  可碍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