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第64章 救不救鲍信?苏羽对曹操的一次试探!(1/2)

  张邈心满意足的回到营地。

  但当天凌晨,鲍信急匆匆的带着五千士兵离开大营。

  边境剩余济北军的指挥权,则是交给了于禁。

  鲍信走的实在太过匆忙,但曹操第二天清晨醒来之时,鲍信已离开数个时辰。

  “这……?”

  “允诚兄这是何意?”

  曹操和苏羽第一时间找到于禁。

  于禁将昨夜发生之事告知曹操。

  “什么!?”

  “杨弘疑似带领部分黄巾绕道,意图绕道袭击济北,通过烧杀抢掠的方式获取粮草?”

  曹操气的面色发紫。

  他担忧的不是杨弘,而是鲍信!

  杨弘就算翻越山道,又能有多少人?

  撑死了也就一万多人罢了!

  先不谈这一万多人能否成功。

  即便成功,曹操和苏羽也有后续对策。

  要知道,曹操现在的地盘可不止区区东郡一地!

  巨野、山阳、封丘等地,也已尽入曹操帐下。

  李乾带着的五千巨野兵,现在正在前往边境的路上。

  再汇合其他两郡的士兵,总兵力又是一万多人。

  千万不要小瞧兖州军民抗击外敌的决心。

  一万多人,再加上各地乡勇,杨弘即便成功翻越山道,也不会掀起多大风浪。

  但鲍信现在带兵返回济北腹地,性质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曹操不怀疑鲍信是想夺取兖州刺史的位置。

  毕竟,他麾下的主力军队,以及部将于禁,此刻还留在边境。

  若是鲍信真想夺取兖州刺史这个位置,理应全军返回济北郡城,就像刘岱那样,早做布局才对。

  可现在。

  只是张邈的一通讯息,却令鲍信方寸大乱。

  一来,是因为鲍信太过在乎境内百姓。

  二来,则是酒精的刺激,导致鲍信昨夜未能好好思考问题。

  偏偏于禁又是个闷葫芦,属于极度头铁,不会怀疑上司命令,只会坚决照做的那种,根本不会主动规劝鲍信。

  “啧,真是不择手段呢!”

  苏羽呵呵一笑。

  张邈的谋划,自然瞒不过苏羽。

  说到底,还是为了图谋兖州刺史这个位置。

  此刻,明眼人早已看出,青州黄巾已是强弩之末。

  猛攻兖州边境这么久。

  粮草都随之濒临断绝,却依旧没能将其攻破。

  这场仗,顶多再过十天八天,青州黄巾就会主动退去。

  至于原先历史上打的那般艰难。

  主要原因是兖州边境没能提前筑好防线。

  导致青州黄巾一股脑杀入兖州境内。

  获得补给之后,青州黄巾的士气再度得到提升。

  等到那个时候,再想把青州黄巾从兖州赶出去,自然是比登天还难。

  因此。

  一旦等到青州黄巾退去。

  兖州刺史的位置,也就尘埃落定了。

  换言之。

  要想搞事情,必须要赶在青州黄巾败退之前。

  否则,大势已去之时,陈宫和张邈就只能捏着鼻子承认曹操成为新任兖州刺史。

  说不定,还得作为代表讲两句,歌颂曹操这个新刺史的丰功伟绩。

  当然。

  也不是说曹操成为兖州刺史,张邈和陈宫就一丁点机会都没有了。

  若是他们有足够的耐心,或许能等到曹操攻打徐州,兖州后方老巢空虚的契机。

  但现在曹操又有了苏羽在旁辅佐。

  等待契机,和等待死亡没啥区别。

  基于各种考虑,陈宫终究还是急了!

  曹操知道,于禁作为鲍信属下,暂时只听鲍信调令。

  和于禁啥再多有关此事的分析都是对牛弹琴。

  他告别于禁,和苏羽回到大帐商议对策。

  “子翼,此事应当如之奈何?”

  “若不是大敌当前,曹某真想去张邈那儿质问他一番!”

  苏羽笑道:

  “主公,此事不必去质问张邈陈宫。”

  “哪怕质问了,也无法起到任何效果。”

  “为今之计,在于主公是否想救鲍将军。”

  “若是不愿,在下也可帮助主公将于禁和鲍将军留下的军队收入囊中。”

  闻言,曹操的情绪也随之渐渐冷静。

  但他最终还是决定,救下鲍信。

  虽然鲍信死在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