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第706章 重要的计策(3/4)

青州兵。他冷笑一声,挥旗令道:放火箭!霎时间,千余支火箭划破长空,在江面上织成一片火网。

  然而曹军早有防备,楼船顶端突然升起浸过水的牛皮帷幕,将火箭纷纷挡落。更有甚者,楼船两侧转出数十具投石机,巨大的石弹呼啸着砸向江东战船。潘璋的旗舰剧烈震颤,桅杆应声而断,滚烫的木屑溅落在他肩头。

  全军结雁行阵!潘璋扯开嗓子嘶吼。江东水师训练有素,战船迅速变换阵型,利用灵活的机动性避开石弹,同时以小舰为诱饵,吸引曹军火力。但曹操此次出征显然做足了准备,后续战船源源不断涌来,很快将江东水师包围在江心。

  激战至正午,潘璋的战甲已被鲜血浸透。他望着渐渐被曹军蚕食的防线,心中涌起不祥预感。就在此时,一艘快船破浪而来,船头站着诸葛亮的亲随马良。

  军师有令!马良跃上甲板,将一卷密函递到潘璋手中。展开密函,潘璋瞳孔微缩——只见绢帛上画着长江河道图,在乌林下游三十里处,赫然标着黄盖故道四个朱砂大字。他猛然想起七年前赤壁之战,黄盖正是在此处点燃火船,烧得曹军丢盔弃甲。

  军师说,曹军虽添了水战训练,但终究不善舟楫。马良压低声音,将军只需将敌军引入黄盖故道,余下之事,自有安排。

  潘璋沉思片刻,突然仰天大笑:好个诸葛孔明!传令下去,全军且战且退,往黄盖故道方向撤!他转身望向汹涌的江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当年黄盖以火攻破敌,今日,他潘璋便要用江水本身,给曹军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暮色渐浓时,曹军果然中计。曹仁亲自坐镇的先锋舰队追至黄盖故道入口,见江东战船慌不择路地驶入狭窄河道,不由冷笑:孙吴小儿,今日便是你们葬身之地!他挥旗下令,两百艘战船鱼贯而入,却不知已踏入死亡陷阱。

  河道两侧芦苇丛生,潘璋的战船躲在暗处,静静等待着。当曹军舰队全部进入后,一声尖锐的哨响划破夜空。霎时间,两岸芦苇中突然驶出无数小船,每艘船上都堆满浸过桐油的柴草。潘璋站在船头,亲手点燃火把,掷向最近的柴草堆。

  点火!

  熊熊烈火瞬间吞没河道,浓烟遮蔽了半个天空。曹军战船顿时大乱,慌乱中互相碰撞,许多士兵未及反应,便被火海吞噬。曹仁脸色惨白,拼命指挥战船后退,却发现退路已被江东水师堵住。

  放箭!潘璋怒吼。江东将士万箭齐发,箭雨如蝗般射向曹军。曹军士兵纷纷躲入船舱,却不知危险才刚刚开始。随着火势蔓延,战船的木质结构逐渐被烧穿,江水倒灌而入,一艘艘战船接连沉没。

  曹仁望着眼前的惨状,心如刀绞。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精心准备的水战,竟会落得如此下场。就在他绝望之际,一支利箭擦着他的耳畔飞过,将他的头盔射落。曹仁大惊失色,急忙下令:撤军!快撤!

  曹军残部狼狈逃窜,潘璋并未穷追。他站在船头,望着渐渐远去的曹军舰队,心中五味杂陈。这场胜利来得太不容易,也让他深刻认识到,曹操虽败,但仍是不可小觑的对手。

  战后,孙权在武昌大宴群臣。庆功宴上,孙权亲自为潘璋斟酒:此次全赖爱卿奋勇杀敌,才保住江东基业。潘璋单膝跪地,沉声道:末将不敢居功,此乃军师妙计,将士用命之功。

  诸葛亮微笑着抚须:潘将军身先士卒,数次力挽狂澜,实乃江东栋梁。他望向窗外的长江,目光深邃,只是曹操经此一败,必不甘心。我等须早作准备,不可懈怠。

  果然,数月后,曹操再次整军备战,扬言要踏平江东。但这一次,孙刘联军早已严阵以待。潘璋奉命驻守濡须口,与关羽遥相呼应。他站在城墙上,望着滔滔江水,心中涌起一股豪情。无论曹操再来多少次,他都将守护这片土地,寸土不让。

  潘璋单膝跪地,神色恭敬,沉声道:“末将不敢居功,此乃军师妙计,将士用命之功。”

  诸葛亮微笑着抚须,目光中满是赞赏:“潘将军身先士卒,数次力挽狂澜,实乃江东栋梁。”他望向窗外奔腾不息的长江,目光深邃而悠远,“只是曹操经此一败,必不甘心。我等须早作准备,不可懈怠。”

  众人皆深以为然,气氛一时凝重起来。孙权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先生所言极是。我等务必严阵以待,不可有丝毫疏忽。”

  果然,数月后,曹操再次整军备战,集结大军,扬言要踏平江东。消息传来,孙权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诸葛亮与周瑜共同制定战略,决定由潘璋奉命驻守濡须口,与关羽遥相呼应,扼守曹军南下的要道。

  潘璋领命后,即刻率军前往濡须口。他站在城墙上,望着滔滔江水,心中涌起一股豪情。江水翻涌,浪花拍打着岸边,发出阵阵轰鸣,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战火。潘璋握紧腰间的佩剑,暗暗发誓:无论曹操再来多少次,他都将守护这片土地,寸土不让。

  濡须口地势险要,乃是江东的门户,一旦失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