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封神修炼蜀山法

第219章 赤地万里,斩草除根(1/2)

  不同于真身的惬意逍遥,化身那边就惨喽。

  虽然无形剑炼到三转,凭借第二元神催发,也能日行二三十万里,却还是和金光烈火、冰魄云光两口飞剑有着不小的差距。

  这具算起来,还不满一岁的化身宝宝,为了消除业力,不得不卯足劲驾剑光,往东遁走。

  不是碧云心大、怠惰,真身黑气萦绕,稍有动作便易惹来灾劫,与其重入凶险红尘,不如寻个地儿清修。

  碧云顶着一副俊秀非凡、气度出尘的少年面容,剑光无声无息无影,也不怕有什么雷音,得以倾力运转剑诀。

  “如今已是深冬时节,数九寒天,海中温暖倒不稀奇,怎到了陆地,竟无寒风?”

  碧云过了昆仑山,便发觉端倪,剑光高飞,得以俯瞰无垠山川,竟然多有绿意,继续东行,气候越来越暖。

  这般行了两日两夜,抵近梅山地界时,已是赤地一片,别说飞雪,连雨滴都无半点,山上树木都冒着黑烟,灼热胜过炎夏。

  “莫非又是梅山妖邪施的邪法?冰夷走了,又来了个精通火法的精怪?”

  碧云剑遁虚空,祭起烛龙神目观摩。

  梅山,又至梅山,推算李平踪迹时,便落在了此处。

  天地之间,也无多少火行元气,偏生炽热干旱,甚是古怪。

  虽没带来天遁镜,但烛龙神目观摩细微气机的效用,还在宝镜之上,就是视野稍稍受限,仅有十万里。

  好在有无形剑遁,天下各处皆能去得,碧云化身与过去身份断了因果,也无意与张奎、高兰英相认,行到大河之畔,却见渑池、孟津二关尽皆改旗易帜,绣着袁字的旌旗迎风招展。

  不错,朝歌西南方向的两座门户,竟然都已陷落。

  “这些时日,究竟发生了什么?帝辛乾坤弓、震天箭在手,又有闻太师辅佐,怎会失利?”

  碧云也无视元神损耗,五指掐动如飞,脸色渐渐变得苍白,往眉心抹了一点固元灵胶,才勉强扛住。

  饶是如此,也仅仅算出殷受负伤,龙纛归往朝歌,太师也回去守国都了,其中细节、缘由,一概不知。

  “这还是封神大劫吗?”

  碧云推算之后,反而更加疑惑了。

  幸好,根据推衍,张奎夫妇都还安在,性命无忧。

  碧云眼见弄不清来龙去脉,也消了继续探究的心思,驾起无形剑光便先后入了渑池、孟津二城,倚仗烛龙神目玄妙,看清底细。

  这两座雄关之内,并无梅山六怪踪迹,仅是几头不知名的千年大妖镇守。

  至于城中百姓,比从前少了八九成,余下的,大都有疫病在身,还要承受难捱灼热,精气神都快跌没了。

  “若仅是瘟疫,倒还好处理,偏生遭逢大旱,灾上加灾,要是朝歌方圆十万里都是赤地,大商剩下的气数,怕是就在一两年之间了……”

  碧云目睹两座城池的凄惨境况,知晓阐教截教皆没下场,也无诛妖灭邪的心思,再度施法推算,以青瘟袋做镇物,寻到了声名山最后一个瘟神——李平的踪迹。

  “这厮真是什么也不顾了,竟然去往朝歌发瘟……”

  碧云眼眸微凝,驾起无形剑光,往东北方向去了。

  大河之畔,老者拄杖而行,城上小妖竟似没瞧见他一般,任由他在城外行走。

  老者身形清瘦,看着弱不禁风,步履却甚是矫健,在碧云驾剑光东去的刹那,忽然抬起头来。

  “这遁法倒是新奇。”

  老者笑了笑,缓缓迈步,踏在水流衰减,却依旧滔滔的河面上,缓步而行。

  ……

  大商都城几经变幻,成汤灭夏,定都于亳,后来屡次迁移,盘庚率臣子入殷,帝乙又迁到朝歌。

  这座雄伟城池,某种程度来说,代表着玄鸟血脉的兴衰。

  如今,大商国势还称不上倾颓,帝都朝歌,却被梅山妖邪率军围得水泄不通。

  此非战之罪,却是神仙妖邪之流施展神通,变更天象,致使方圆十万里大旱,不久前,又生瘟病,加上殷受败走孟津,士气更加萎靡,就算闻仲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无法以一己之力对抗天数。

  天下诸侯,倒也有忠心的,北伯侯有意南下,奈何寒冬腊月,粮草紧缺,麾下将士怕是出不了冀州就要冻死大半,东伯侯姜文焕是国丈,也想发兵,却同样遭受旱灾、瘟灾,无力来援,西、南两位诸侯,以及五关将士,都被渑池、孟津门户阻遏,难以拱卫京都。

  碧云在日落前赶到京畿,远远瞧见枯黄、惨绿二气瘟癀之气,从山林中发出,渐渐吞噬城外密密麻麻的营帐,朝朝歌蔓延。

  本来命数,西岐会承受瘟疫之灾,谁知天数变更,竟是朝歌先遭了劫难。

  若依常理,闻太师也是碧游门下,李平多少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