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我被公主包围啦

第569章 定婚(1/3)

  回京第四日。

  杨炯自耶律拔芹处晨起,扶着酸痛的腰肢步出房门。榻上美人犹自酣睡,青丝如墨铺展枕畔,倒叫杨炯心头再次泛起火热。

  当即再不敢看这疯狂的小野马,正欲整冠,忽听得廊下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阿福抱着礼盒匆匆赶来,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瞧着主子扶门而立的模样,挤眉弄眼地憋笑。

  杨炯见状,忙挺直脊背,佯作镇定:“礼物可备齐了?咱们即刻往潘府去。”

  阿福何等伶俐,赶忙上前搀住他手臂,一面回头朝廊下丫鬟挤眼:“没眼色的蹄子!没瞧见少爷昨日驯马伤了腰?还不速速取金丝软枕来垫着轿辇!”

  杨炯恼羞成怒,一脚踹在他屁股上:“休得胡言!想我纵横草原三千里,岂会折在一匹小野马身上?”

  廊下几个丫鬟见此情景,早捂嘴调笑起来。

  穿杏红袄子的丫鬟拈着帕子打趣:“我说昨儿马厩里叮叮当当打鞍鞯,原是为今日的‘重负’预备的!”

  双螺髻丫鬟掩唇接话:“少爷可要把稳缰绳,莫学那断了弦的风筝!”

  最是顽皮的小丫鬟抱着铜盆跺脚笑闹:“快些去库房取个大更漏来,寻常烛火哪里经得住三更天的‘鼓乐’!”

  一众丫鬟笑作莺燕,边跑边嚷:“这就给少夫人炖碗鹿鞭汤,好补那‘擂鼓’的气力!”

  阿福在旁笑得前仰后合:“少爷的份儿也少不得!”

  说罢拔腿就跑。

  杨炯又羞又恼,大骂出声:“反了反了!看我不揭了你们的皮!”

  说罢提袍便追,主仆几个绕着回廊你追我赶,直闹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方歇了打闹。

  杨炯整了整衣冠,领着八辆满载厚礼的朱漆大车,浩浩荡荡往潘府而来。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铜铃叮咚作响,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望。

  一路行行,待马车停稳,杨炯刚掀帘下车,便见潘简若的继母正立在府门前,指挥丫鬟清扫门庭。

  那架势分明是早有等候,杨炯心头一紧,昨日在楚夫人席间被打趣揶揄的场景顿时涌上心头,不由得暗暗叫苦。

  杨炯不敢怠慢,疾步上前深深一揖:“岳母金安!”

  潘夫人斜睨他一眼,手中鸡毛掸子攥得咯咯作响,冷哼道:“好个镇南侯,可是贵人多忘事?怎的第四日才想着登门?我家老爷莫非入不得侯爷的眼?”

  “哎哟娘亲,您这可是冤枉小婿了!”杨炯抢步上前,一边搀扶潘夫人往府内走,一边向阿福使眼色让其搬运礼物,“小婿听闻岳父喜好舞剑,回来后便四处搜罗宝剑。前日刚得了一把龙泉古剑,一刻不敢耽搁,这就巴巴儿地来了。”

  一声讨好的“娘”叫得潘夫人面色稍缓,她佯怒地用掸子轻敲他肩头,任由他扶着往里走,叹了口气道:“别怪娘为难你。你与攸宁的事,闹得长安城沸沸扬扬,军中上下谁人不知?你身处风口浪尖,潘府重门风,总要顾些脸面。娘敲打敲打你,也是为了堵那些长舌妇的嘴。”

  “岳母这话折煞小婿了!”杨炯赔着笑,“小婿岂会不知您的苦心?听闻您那花圃许久未打理,今日正好让小婿露两手,定把泥土松得比筛过的面粉还细!”

  “就你嘴甜!”潘夫人又好气又好笑,轻轻拍了下他脑门,“也难怪攸宁被你迷得七荤八素的。只是这张巧嘴,不知哄过多少姑娘!”

  潘夫人唇角噙着笑意,引着杨炯往府内走去,身后丫鬟们赶忙上前帮着搬运那八车琳琅满目的礼品。

  杨炯赔着笑,垂手随在一旁,倒比往日拘谨了三分。

  忽听潘夫人轻轻一叹:“你与攸宁的终身大事,可有个章程了?”

  杨炯闻言,立时正色道:“婚姻大事,全凭二老做主!”

  潘夫人颔首,领着他往练武场去,行至无人处,方压低声音道:“我与你岳父提过此事,他虽未置可否,但我能看出来他对你是满意的。这桩婚事终究该由你拿主意,再说攸宁还要去北地帮衬你打理金花卫,这等大事若没个自家人看着,如何使得?”

  杨炯听了这话,试探着问道:“若赶在七月七前,于江宁府办喜事,不知可行?”

  潘夫人沉吟片刻,忽而问道:“听说你与陆家娘子的婚期定在苏州?”

  “正是。”

  “那郑家姑娘呢?”

  “尚未定下,或在荥阳,或在江陵府。”

  潘夫人何等精明,当下又问:“这江宁府可有讲究?”

  杨炯笑道:“江宁乃家父封邑,我那些师兄多在两浙路,就近相聚也热闹些。”

  这话听得潘夫人心中熨帖,知晓这是王府特意给潘府颜面。虽说平妻名分上与正室无异,到底差着些讲究,如今杨家愿将门生故吏尽皆邀来观礼,这体面早已逾了寻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