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我被公主包围啦

第647章 写生(1/5)

  且说杨炯来到山顶的观海亭,眼见郑秋正在收拾书桌上的笔墨画卷,心下暗道糟糕。就这阴沉的脸色,他就是隔着老远都能感受到寒冷。

  杨炯咽了一口唾沫,硬着头皮走上前去,嬉皮笑脸道:“杕韵画的什么呀?”

  郑秋看都不看杨炯一眼,自顾自的收拾桌上的毛笔。

  杨炯尴尬一笑,眼光看到桌上那半卷的云海,这笔触粗重,毫无意境可言,再瞥了眼一旁堆了一地,揉成一团的废稿,就知道郑秋这火气定是不小。

  郑秋的性子杨炯了解,若是怒急,根本就不会再留在这里,更不会让那照花去揽自己,她性子矜娇又心高气傲,想要你哄却又拉不下脸来说,但心中又有气发泄不出来,所以就会是这一种别扭的状态。

  对付这文青老婆,杨炯也就只能用诗词破题。

  当下心念电转,目光在那粗犷的云海线条上稍作停留,旋即抚掌轻吟,声调清朗,字字分明:“

  泼墨敢倾三斗才,素练翻飞万壑开。

  非关笔重失纤巧,原是龙君驾浪来!”

  他这诗明着是盛赞画作气势磅礴,将那看似粗重的笔触比作龙王兴波驾浪的雄浑之力,暗里却巧妙嵌入了“泼墨”二字。

  正是暗喻自己失约的举动,又借“非关笔重”一语双关,暗示自己并非有意惹恼于她,用“龙君”代指自己,暗指是龙君兴风作浪之过。

  郑秋手下动作一顿,那未收起的羊毫笔尖悬在砚台上方,一滴浓墨无声坠落,在宣纸上洇开一小片乌云。

  她侧过脸,只给杨炯一个冰雕玉琢般的下颌线条,鼻子里逸出一声极轻极冷的哼笑,朱唇轻启,吐出的诗句却带着淬了冰的锋锐:“

  柳巷莺声日日新,玉楼深锁画堂春。

  云涛纵有千般色,不照薄情寡义人!”

  这诗辛辣至极。前两句直指杨炯风流成性,流连花街柳巷,将她这深闺画堂女冷落空置。

  后两句更是将眼前壮阔云海一笔抹倒,纵然云海有万千气象,也照不亮你这薄情寡义之徒的心肠。

  真可谓字字如针,扎得杨炯心头一凛。

  他深知郑秋才思敏捷,尤擅借景讽人,此刻更是火力全开,让杨炯心里直突突。

  杨炯深吸一口气,不敢怠慢,上前半步,目光灼灼直视她绷紧的侧颜,声音放得更柔,情意更显:“

  烽火台高望眼穿,烟霞障目误卿颜。

  从今愿作长空雁,只傍琼枝一处眠!”

  此诗可谓直白。他将自己比作那被烽火狼烟遮住眼目的昏聩之人,以致错过了郑秋这卿卿容颜。

  后两句誓言凿凿,愿化身忠贞不渝的长空雁,此生只认准郑秋这一根“琼枝”栖息。

  姿态放得极低,悔意与忠心昭然。

  郑秋霍然转身。那双秋水明眸此刻燃着两簇冰冷的火焰,胸脯微微起伏,显是气极。

  她抓起案上另一支饱蘸浓墨的笔,几乎是指着杨炯的鼻子,语速又快又急,诗句如连珠箭般迸射而出:“

  巧舌如簧调自工,前盟犹在耳畔风。

  并蒂莲枯池水涸,分飞燕去各西东!”

  “巧舌如簧”四字已是赤裸裸的斥责,直指杨炯花言巧语。“前盟犹在耳畔风”,更是控诉他昔日誓言如同过耳之风,消散无踪。最后以“并蒂莲枯”、“分飞燕去”这样象征恩爱断绝、劳燕分飞的凄惨意象收束,决绝之意扑面而来。

  这每一句都像是淬了毒的匕首,狠狠扎在杨炯心上,也把她自己的怨愤推向了更高峰。

  亭中空气仿佛凝固,山风穿亭而过,卷起地上几团废纸,发出簌簌轻响,更添肃杀。

  杨炯看着郑秋因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脸颊和那几乎要喷出火来的眼眸,知道寻常诗句已难消她心头之恨。

  他心一横,索性双手作揖,深深一躬,朗声道:“

  食言请罪到亭台,千仞云山证此怀。

  若使秋娘眉黛蹙,甘抛骸骨化尘埃!”

  这诗已然是赌咒发誓了。直面自己的食言的错误,认错态度无可挑剔。“千仞云山”为证,表白心迹。末两句更是决绝:若再惹得郑秋皱眉不悦,他甘愿粉身碎骨化为尘埃。

  情意不可谓不真,姿态不可谓不低。

  然而,郑秋胸中那股憋闷了许久的邪火,被他一首接一首的诗撩拨得非但未熄,反而如同浇了滚。

  郑秋觉得他句句在狡辩,字字是敷衍。那些华丽的辞藻、深情的誓言,此刻听在她耳中,全成了虚情假意的粉饰。

  尤其最后这“化尘埃”之语,在她看来简直是虚伪的极致。

  郑秋柳眉倒竖,杏目圆睁,那点矜持和文雅彻底被抛到九霄云外。她猛地抓起靠在石栏上那块坚硬的梨木画板,手臂高高扬起,带着呼啸的风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