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不做土匪的流氓不是好军阀

第626章 别撕吧,给孩子的(1/3)

  张作霖凭栏而立,江风拂面。

  在这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年月里,响马哨却硬生生辟出了这一方喧腾不息、自成一体的活气,透着股扎扎实实的韧劲。

  “好,真好!”张作霖捻着两撇胡须,虎目在夕阳里泛着精光。

  望着街角学堂飘扬的五色旗,张学良不禁感慨:“愿关东大地,处处皆是响马哨!”

  此言一出,身后众人皆变了脸色。

  唐枭忙抢步上前:“借司令吉言!若真有那日,关东处处富饶,城头飘扬的也必都是张家的旗帜!”

  张作霖莞尔,笑骂道:“妈了个巴子的,你小子倒是惜命!”

  众人随之哄笑。

  唐枭暗暗抹了把冷汗,张汉卿这话,着实惊心。

  张学良这才觉出失言,打个哈哈掩饰道:“唐司令哪儿都好,就是心眼儿忒小!”

  大伙更是哈哈大笑。

  唐府家宴,桌上摆着熊掌炖萝卜、飞龙汤等各色山珍。

  唐国柱踮着脚,去够张作霖腰间的牛皮枪套,铆足了力气想拔出来。

  张大帅一把抱起他,拿出了一个厚实的红包。

  鹤顶红忙说:“不年不节的,大帅可不能惯着他……”

  “别撕吧,给孩子的……”

  “……”

  “我听说过你!”张作霖笑着看鹤顶红,“你这丫头要模样有模样,要身手有身手,要名气更有名气,可眼神儿实在是不怎么样!”

  所有人都是一怔。

  鹤顶红笑道:“大帅说的是,不然怎么能掉坑里了?”

  张学良等人先是不解,见唐司令涨红了脸,这才明白什么意思,都笑了起来。

  笑归笑,每个人都暗赞,这个女人不寻常。

  开席后,张作霖抱着小国柱,与贺飞虎划拳。

  “八匹马呀!”

  “五魁首啊!”

  “六六六!”

  “……”

  东北腔混着川江号子的调门,震得窗棂上的剪纸都打颤。

  张作相和杨宇霆他们喝得也十分尽兴,眼瞅着响马哨的欣欣向荣,要说不嫉妒是假的,可也不得不从心眼里佩服唐枭。

  酒过三巡,夜风卷着杏花香穿堂而过。

  杨宇霆解手回来,踉跄推开红漆木门,“唐司令……”

  他打个酒嗝,身子晃了晃,“方才见你马厩里有匹白母马不错,送我如何?”

  门外的罗涛关好了门。

  唐枭执壶的手悬在半空,琥珀色的高粱酒在琉璃盏中漾出细碎金芒。

  他说的是银羽。

  开席时,鹤顶红敬完酒,就带着孩子回了后院。

  酒至酣处,张作霖也显疲态,贺飞虎陪他歇下了。

  这次回响马哨,唐枭留下了赵木坐镇警备司令部,吴铁牛同样有军务在身,两个人便没回来。

  贾宝鱼回了赌场,这段时间始终是刘二一个人忙活了。

  王福生和二师兄带着手下的人,在府宅周边安保。

  此刻厅中,只剩陈卫熊、秦川、许大炮、张作相、张学良、于珍、栾贵田、袁金铠和臧式毅。

  栾贵田身为军需总局局长,因有马龙潭的关系,对唐枭也另眼相待,只是没有挑明罢了。

  袁金铠口才了得,唐枭印象尚可。

  臧式毅原是吉林督军孙烈臣旧部,四十出头,寡言少语,眼窝深陷,瞧着心思深沉。

  还有于珍。

  此人字济川,光绪十三年(1887年)生于辽宁铁岭;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

  民国三年(1914年),任奉天警务处长、黑龙江督军署参谋长;

  民国十三年(1924年)出任东北陆军第十师师长、第十军军长。

  因为不抽大烟、不饮酒、不纳妾、不打牌、不扣军饷,被人称作‘五不将军’。

  性格耿直,口碑不错。

  遗憾的是,他是杨宇霆的人。

  至于说帅府的宪兵队长陈海山,卫队长崔成义,以及张学良的卫队长姜化南和秘书唐海,包括杨宇霆和张作相他们的副官以及卫队长,都在外面,上不了桌。

  厅内一静。

  陈卫熊刚要开口解围,却见杨宇霆已踱到中堂那幅《关公夜读图》前,嘿嘿笑道:“唐司令莫非舍不得?当年关云长千里送嫂,你倒不及云长义气?”

  响马哨没电,六盏煤油灯焰火跳跃。

  杨宇霆话音方落。

  噼啪!

  一盏灯芯骤然爆裂!

  倏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