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60年代纵横北境

第309章 勤劳的西北人民(1/2)

  夜渐深,几人的谈话声也渐渐低了下去。外面的风声吹过,带着一丝凉意。众人沉浸在对那只消失巨鼋的遐想和感慨之中,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也不知过了多久,金戈忽然从睡梦中惊醒,猛地坐起身,口中喘着粗气,眼中露出一抹惊骇。

  “小七,你咋了?”金戈这一举动也惊醒了其他几人,老秦头摸索着点燃煤油灯,看着其额头的汗水,关切地询问道。

  金戈缓了缓神,咽了口唾沫,声音还有些发颤地说道:“我...我梦见那大鼋了。瞪着铜铃般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老吓人了。”

  听他这么一说,原本刚被点亮、昏黄摇曳的煤油灯光似乎都跟着晃悠了几下,众人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金仁军皱着眉头,轻咳一声道:“莫不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咱白天净琢磨这事儿了,梦里自然也就缠上身喽。”可他虽嘴上这么说,眼神里却也透着几分不安。

  睡在最里面的苏瑾兮紧紧拽住自己的衣角,往金仁军身边凑了凑,小声嘟囔着:“军哥,真的只是梦吗?我心里总觉着怪渗人的。”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老秦头突然开口:“甭管是不是梦,咱别自己吓自己。那大鼋早就没影了,有啥好怕的,都睡吧。”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纷纷点头应和。毕竟,他们都是靠胆子和本事在长白山里讨生活的,哪能被一个梦就吓住了。

  一夜辗转难眠,天刚蒙蒙亮,几人便早早起床,也不用洗漱,直接开始吃。这里地下水资源缺乏,即使有大师伯寻到的水源地,众人也不敢浪费丝毫。

  吃完早饭,大师伯带着几人来到大队部麦场集合。小魏干部见到老秦头领人过来,语气有些埋怨的说道,“老秦头,你怎么把来探亲的亲人也带过来了?不行你再休息一天,和几个后辈好好叙叙旧,不急着上工。”

  老秦头微微一笑,粗糙的大手拍在小魏肩膀上,将其身形拍得一晃,差点没站住脚跟。“小魏啊,这几个可不是普通探亲的。他们都是闯惯了山林的主儿,闲不住。再说咱这山里开荒,多一双眼睛多份保障,我寻思着带他们一块儿干,也能麻利些。”

  小魏干部上下打量了一番跟在后面的金仁军、苏瑾兮等人,见他们个个精神抖擞,眼神坚定。他微微颔首,算是默许了:“行吧,既然老秦头你作保,那就一块儿上工。不过可得叮嘱好了,安全第一,别莽撞行事。”

  老秦头闻声,目光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沉稳地说:“咱们今日的任务不轻,要沿着山脚巡查一圈,确保开荒乡亲们的安全。”

  众人齐声应下,各自背起工具包,接过小魏递来的长枪,金戈拿在手中打量一番,发现是大毛沙俄时期的‌别拉弹克步枪。

  这枪出现在西北地区很少见,想来是通过大草原流传到这里的。子弹是铜质弹壳,可以重复使用。

  队伍行进在蜿蜒的小路上,晨露还未散尽,打湿了鞋尖。苏瑾兮走在中间,时不时抬头张望四周茂密的树林,昨晚金戈所说的大鼋仍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她忍不住轻声问身边的金仁军:“军哥,你说那梦里的大鼋……真的只是巧合吗?”金仁军拍了拍她的肩膀,宽慰道:“别想太多,梦就是梦。咱们干的是实实在在的活儿,只要小心谨慎,不会有事的。”

  走着走着,老秦头停下脚步。问金戈要来三根香烟点燃,走到一处黢黑的山洞口,将三支香烟竖立在洞口外。洞口处与四周山壁都是一般黑,看着像是被大火燎过一样。

  几人沉默的看着老秦头一脸严肃的做完事情,这才好奇的询问起来,“大师伯,你这是祭拜谁呢?”

  老秦头望着山洞处,脸上露出悲伤,“这里是贺家湾的范围,我们眼前这山洞,当年鬼子用辣椒面,烟叶熏洞,造成217名乡亲们窒息死亡。该村18户绝门,6户断后。”

  金戈听了这话,心中猛地一震,手中握着的长枪,不自觉的颤抖起来。身旁的其他几人也都面露凝重之色,刚刚还带着些许好奇的神情早已被肃穆所取代。

  有人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有人则轻轻叹了口气,那口气中满是对逝去生命的惋惜和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恨。

  众人沉默了一阵,对着山洞深深鞠了一躬。

  “走吧。”老秦头挥了挥手,带领着大家继续前行。一圈下来,众人也只见到一些小动物。这里的野物和东北相比,还是相差很多。

  待几人巡视一圈,回到一处山坳。只见山坳内,密密麻麻,到处都是乡亲们忙碌的身影,大人小孩,老弱妇孺,全都在场。

  他们正热火朝天地劳作着,有的挥舞着锄头开垦荒地,有的弯腰播种,还有的在悉心照料着刚冒出嫩芽的幼苗。

  几人跟随着老秦头缓缓走近人群,金戈的目光落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身上。老奶奶佝偻着背,双手粗糙如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