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第173章 一战而定乾坤?(1/2)

  “娘希撇!”

  洛阳行营,一大院内突然传出一声瓷器碎裂的声音。

  视线来到这大院的正厅内,只见一位秃顶中年人正背着手,低着头来回踱步,手里还捏着一张电文稿。

  同时嘴里还不停用方言絮叨:“一内到呀即晓得呲牛皮,还说八个师团够哉、够哉,结固让八路军一内工夫推进一百陆十公里!

  遭好哉,距离北平兹有三十公里,还说让我们从侧翼牵制,我牵丫阿姆个希撇!”

  说着,看向面前一位大鼻子,面容很和善,领章上贴着3颗星的将军:“如今之计,该如何是好?”

  三星将军摇了摇头:“要赶紧调派精锐部队至长江一线,提防八路军在横扫华北之后,再沿津浦线南下。

  目前我们新整编的部队,大多都在第一和第八战区,如果让八路军顺着东面沿海一路下来,形成战略大包围之势,后果不堪设想!”

  旁边还有两位三星将军,一位相对瘦一些,颧骨突出,四十来岁。

  另一位则是微胖,50来岁,戴着眼镜。

  就听这戴着眼镜的将军担忧道:“现在调兵,还来得及吗?另外,汪伪也不会同意我们过去驻防。”

  面容和善的将军有些无奈:“都什么时候还考虑这些,总得试试吧?

  现在华东的鬼子只有2个师团,算上从临沂一线撤下去的,也就4个,照现在这情况看,根本就挡不住八路军的兵锋!

  而后面的伪军部队,那就跟别说了,那也能算是军队?

  所以我的意见是,先调2个师,搭乘火车走陇海线,去徐州驻防,迟滞八路军继续南下!

  好在最近堵上了花园口,郑州以东的铁路线也已经修复通车,应该来得及。

  我早就说过,最后的决战地点肯定是在徐蚌地区的中原古战场,结果还把苏北的防线交给鬼子,那边一旦被突破,则大势去矣!”

  闻言,中年人的脸色当即变得有些阴沉。

  这些话,句句都像刀子,朝他心窝子里戳啊。

  只见他更加烦躁,咒骂道:“断种绝代,斜丫娘!

  又让八路多了1个装甲旅,6个步兵师,那个王顺和到底哪里来的那么多装备?!”

  三位将军尽皆叹气,心说一个月前,也是您说那只是“蛐蛐一个军火桑”。

  骂完后,也冷静了一些,转头看了眼墙上的大地图。

  叹息之后,说道:“枣庄距离徐州,仅咫尺兹遥,确实要尽快采取措施。”

  说完后转身看着凸颧骨的将军:“电令汤恩佰,立即调派2个师,增援徐州,同时后续再增调5个师跟进!”

  “是!”

  凸颧骨的将军转身离去,中年人又看向戴眼镜的将军:“敬兹,发电报,告诉八路军,我才是领袖,所有对日寇的作战,必须经过我的同意!

  让他们立即停止作战行动,退回原驻地!

  如果他们不遵命令,那就是以抗日兹名,行军阀兹实,归根结底他们就是为了抢地盘!”

  “是!”

  “去吧,都去吧,我乏了,想休息一下。”

  中年人说着捂住了自己的太阳穴,似乎很头疼的样子。

  两位将军对视一眼,一齐转身离开。

  。。。

  门口,面容和善的将军走出来后,又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

  随即,又叹气道:“双方早就剑拔弩张,这个时候让八路军停止进攻,不是自取其辱吗?”

  “你在军事上确实智谋无双,在这方面就真差点儿了。”眼镜将军笑笑,“一则我们从没有说过不抗日,对付八路,也是因为只要他们解散了,鬼子就会撤走。

  二则,名义上大家都是同一阵营,他是最高指挥官,底下的部队如果未经请示擅自发动军事行动,那是要处分的。

  有些事不算大,却也要看怎么用。”

  和善将军也听出了话里的意思,冷笑了一声:“你以为他们会在乎吗,人家巴不得我们先动手呢?

  这种伎俩,也要看对谁用,用错了对象,只会更加激起对方的怒火!

  还有,总是飘在天上,得看看底下有没有人撑着,要是线断了,或者拉线的人松手了,摔得会很惨的!”

  说完后,和善将军直接迈步离开。

  眼镜将军依旧笑呵呵的,等对方走远,才变成一副阴沉的表情。

  他们两人本来就是两个派系的,有很深的矛盾,刚才一番唇枪舌剑的互讽,显然是和善将军更有道理。

  他把中年人和依附在其麾下的人比作风筝,把国军比作线,民心比作拉线的人。

  风筝看似高高在上,但是线太细了,风大一些就会崩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