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灵宝铸长生

第13章 垂钓云中(1/2)

  月落日升。

  晨初曦微,开静的钟声还未响起。

  应阐已推开院门,拎着钓竿和鱼篓走近霞栖,但见薄薄雾气朦胧,氤氲积于霞栖湖上,似给湖面披了一层轻纱,又随湖风,轻缭慢转,好不梦幻。

  应阐心中暗赞之余,忽然一改想法。

  他本来打算在就院前垂钓,还有藤椅可以倚靠,但是见此一幕,忽然便想起了云中堤来。

  此时此刻,长堤想是真处‘云中’,也不知道是何景象?

  而且云中堤横跨霞栖,在那湖心之处,鱼儿定也多些……

  虽然应阐也未想着能够钓上鱼来,但仍立即动了念头。

  修道人从心所欲,应阐念至此处,当即调转脚步,沿着道路而去。

  未久,长堤隐隐映入眼帘。

  此时已三三两两,有些道院弟子走上长堤,好似走入渺渺云中,瞧着真真有些仙府气象。

  应阐拎着钓竿,汇入其中,走了许久,直到前眺后望,皆不见有飞檐翘角、墨瓦白墙,约莫已是到了湖心。

  “咚……”

  开静的钟声恰巧传来,道人们联袂而去,接踵而来,应阐独自停下脚步。

  他径自在边沿坐下,面朝霞栖,便把钓竿一挥,鱼线飞入水面,仅露出一片落叶做的浮漂,随这水波荡来漾去。

  这时,正有一个道人倒骑青牛路过,余光瞥见如此一幕,不由有些惊奇。

  不过很快,他便又沉浸到了书中,任由青牛驮着,一路过了云中而去……

  去时,晨雾渺渺。

  回时,薄暮夕霞。

  道人又倒骑着青牛,抱着道书路过于此,发现应阐仍在堤上坐着。

  看他身旁的鱼篓,似乎连滴水也未沾过,应阐却也不在意,一只手把着钓竿,一只手还捧着卷书,颇是乐在其中……

  瞧着倒与他有几分相似了。

  道人不免生出了一丝好奇。

  他想了想,随手把书塞在腰后,轻吁一声,示意青牛停下。

  青牛回过头,很是诧异瞧了他眼,慢慢走到一旁停下,没有堵住去路。

  “谢牛兄。”道人翻身而下,又与青牛道了声谢,这才走近前去。

  “道友,道友?”

  他拱着手,连唤两声,应阐才一抬头,见他站在身旁,却是露出几分讶色:“是你?”

  “哦?”道人奇道:“道友识得我?”

  应阐这才反应过来,忙放下书,单手作了个简礼,回道:“见过道兄。”

  道人气质温润,年纪瞧着像是二三十岁之间,因此应阐也不吝于唤句道兄。

  “我并不识道兄,只是于这堤上见过道兄一面。”

  他望了不远处的青牛一眼:“道兄洒脱自在,因此留下不小印象。”

  “原来如此。”道人笑了笑,似乎察觉自己站着不太合宜,便也盘坐下来。

  “还未请教道友名姓?”

  应阐也未多想,便道:“应阐,阐幽明微之阐。还未请教?”

  道人一笑,“陈象,万象始更之象。”

  “原来是陈道兄。”

  应阐道:“道兄寻我可有要事?”

  “何来要事。”陈象摆摆手:“我亦是见道友逸趣,生出结交之意而已。”

  “哈哈。”

  应阐失笑道:“我在此处垂钓,不过是因院师所嘱,何来什么逸趣。”

  “哦?”陈象并不失望,只是好奇问道:“这垂钓的课业,我还从未听过,不知道是哪位院师所嘱?”

  “我也不知其详,只道唤作齐院师罢了。”

  “齐院师?”陈象颇为意外:“原来是她……”

  “道兄知道齐院师?”

  这番反而是应阐来了兴趣。

  “我不好风言,只是偶然听同砚提过一两言尔。”陈象摸着下巴道:“据说这位齐院师,乃是本宗真传,不知是为什么,才到道院做了院师……”

  “原来……”

  本宗真传?那是什么道行?

  “不过,本月的课表里,似乎没有齐院师?”陈象也换了个称谓,问道:“应兄莫非在随齐院师学法?”

  “并非如此。”应阐道:“我不过是在都教院记了名,请教炼气功诀之事,这才遇到齐院师讲解。”

  他解释完,便又转而问道:“我们道院弟子,还能直接随院师学法?”

  “通常而言,自是不能。”陈象瞧出他入道院未久,便解释道:“但若你的造诣,和遇到的疑难,已经超出了院中讲课范畴,那么去向院师请教,院师们自然不会吝于开解。”

  “在这过程中,结下师徒之谊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