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灵宝铸长生

第132章 《玄都一炁雷珩书》(1/2)

  是日东方欲晓。

  应阐从静定之中退转,睁开双眼,露出丝许感慨。

  旋即,一道湛湛玄光倏然透体而出,在周身流动不断,时聚时散,汇为龙虎,化作飞鸟……灵动非常。

  正是法力凝炼,变化随心之象。

  他心念微动,体外那道玄光兀地一凝,当空缩为一枚宝珠,晃晃明堂,仿佛昼光,悠悠飞上了静室顶部,悬于洞壁之上,竟是动也不动了。

  以他如今的法力,这枚‘宝珠’,二十年内光明不会减弱半分,二十五年以后方有散去之虞。

  修《万法玄象宝箓》者,习法便是修行。

  他的法术逐渐精深,映照在万法宝箓之上,对其修为也大有裨益。

  从那太初石星回返之后,应阐凝炼法力的进度,便节节飞涨、一日千里。

  当然,此非常态,否则恐怕玄功大成亦不远矣。

  应阐摇了摇头,起身出了静室,便见道场的禁制中,拘着符书一道。

  他唤来了符书一看,心中便已了然。

  原来这符书正是都务院所发。

  这几日里,应领法旨者络绎不绝,已将太初石星上的天外魔形剿灭殆尽,而都务院的奖赏也已兑现。

  应阐斩除魔形、收摄浊气,装满了都务院的葫芦法器,都务院依例奖以道功一百。

  让他有些意外的是,符书中还提及,应阐救援同门有功,对扫清魔形一事亦贡献不小,因此都务院又另外奖勉了他一笔道功。

  “看来,当日太初石星上的形势,果然都在都务院的监察之中?”

  应阐若有所思。

  无论如何,都是值得欣喜之事。

  这一大笔道功在他手中,能派上的用场可实在不少。

  应阐收起符书,便直奔天都巨岳,沧溟洞天。

  如今他已轻车熟路,出示了弟子凭证,便往‘震’一字的书架区域而去。

  他的《小五行雷罡诀要》便是在这区域寻来,此行则是为了再寻一门雷法。

  《小五行雷罡诀要》是以五行为基,虽是高深法术,但并不算上乘雷法,应阐最初会有此选,是因为他以往不曾接触雷法,借此易而得窥门径。

  而在入门之后,便可以精研上乘雷法了。

  应阐早有考量,也有几部心仪之选,不过他并没有急着直奔目的,而是在‘震’一字的书架间,悠然走着,偶尔看到感兴趣的法术、经书,也会拿下来翻上一翻。

  “所谓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

  雷霆精气,在这世间十分独特。

  其十分常见,凡有雷云酝酿之时,自然便有大量雷霆精气滋生,其又十分罕见,除非情况十分特殊,或有修行人截取,雷霆精气通常不会久留于世。

  阳气胜则散而为雨露,阴气胜则凝而为霜雪。

  散于天地,生发万物,因此又有雷霆孕育生机之说。

  而大多数雷法,修行入门的第一步,便是截取雷霆精气炼化。

  应阐修炼的《小五行雷罡诀要》是取五行之气模拟雷霆,倒是省却了这一步,但也失了几分雷法真意。

  这也是应阐另择雷法的原因之一。

  当然,《小五行雷罡诀要》他也不会落下,或许等他臻至高深境界之后,便能真正合炼五行雷霆呢?

  应阐转了几圈,取下《紫霄神应经》、《雷霆玉枢经》等几本典籍,又找到已选定的《玄都一炁雷珩书》,以道功兑取之后,才去往研读、抄录道书的区域,寻了一条长桌坐下。

  几部典籍,都需要以道功兑取,但与《玄都一炁雷珩书》比较起来,便不足为道了。

  这部雷法,价值一百二十八点道功,是应阐在沧溟洞天之中,见过价值最高的道书之一。

  自然,可以见得,这部雷法的内容之繁浩,奥妙之高深。

  其中不仅包含了十数种截取、采撷雷霆精气的法门,数种搬运、炼化之法,数种声名显赫的神雷炼法,各种雷法的运用诀要、关窍……

  除此之外,更有借雷霆精气锤炼体魄之法,借雷霆精气凝炼法力之法等等,本身亦是一部深奥的道经、典籍。

  可以说,如此一部《玄都一炁雷珩书》,若能参研透彻,便能成就一名造诣高深的雷法修士。

  应阐在长桌上,把《玄都一炁雷珩书》摊开,先是仔细抄录了一本,也算前后通读了一遍,随后才从头开始品读,对照着《紫霄神应经》、《雷霆玉枢经》等几本典籍,一一推敲其中精义……

  不知不觉,竟是沉浸其中。

  直到开静的钟声,再一次在他耳畔响起,应阐回过神来,惊觉玉走金飞,自己已在沧溟洞天之中,呆了足足两个日夜。

  为防门中弟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