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灵宝铸长生

第8章 长路漫漫(2/3)

r>
  应阐听着只觉奇幻,回首去望,那株大树竟有枝叶微摇,也不知是为山风所摇曳,还是大树真在与他示意。

  随后,李玄英又介绍起余下几间屋舍:“这是灶房,这是柴房……不过院中未开过伙,道兄若是烧饭,还得自己去砍柴来……”

  最后,便是三间屋舍。

  “其实屋舍内都是一般布置。”李玄英道:“道兄任选一间即可。”

  “如此,我便也选东舍吧。”应阐略一思索,笑道:“既然先前的徐师兄是住东舍,那正舍不就是‘树师兄’的住所?”

  “如今‘树师兄’还在院中,我岂能够窃居。”

  李玄英怔了一怔,才道:“是极,是极。”

  应阐微微一笑,推门进入东舍瞧了一瞧。

  入门是一间小厅,左边是书房,右边是卧室,虽然已经两月没有住人,但仍十分洁净,不需怎么打扫便可落脚。

  “对了。”李玄英站在门外,似乎才想起来,便道:“书房中还有些道书,是徐师兄走前赠予我的,我的书房摆置不下,因此还都留在这边。”

  “道兄若是喜欢,也尽可以翻阅,但是若不合适,我便搬去正舍暂放好了。”

  应阐十分惊喜,但是细想过后,还是说道:“放在我这,恐怕不便道友翻阅,还是搬到正舍去吧。”

  “到时我再向道友借读就是。”

  李玄英自是欣然答应。

  于是两人来回跑了几趟,将数十本经书道藏统统搬往了正舍之中。

  待把最后一摞道书整齐放下,外间已是霞色满天。

  应阐连日积累的疲惫,忽然皆涌上来,腹中更是一阵雷鸣。

  “李道友,先前你说院中未开过伙,不知是如何解决餐食的?”

  “哦,我这有些丹丸。”李玄英从西舍窗上取下一个黄皮葫芦,拔了塞子一倾,倒出一枚丹丸:“道兄若是饿了,可以先用一枚。”

  应阐也不客气,接过丹丸服下,很快便觉腹中有股温煦之气生出,又往周身弥漫开来。

  不过片刻,饥饿之感已然消散,气力也随之恢复大半。

  应阐不禁奇道:“这是什么丹丸?”

  “这是五精丹。”

  “乃是道院中的一尊宝炉,从天地间汲取五气精炼而成,一枚便能满足人体三日的精气所需。”

  “一枚便能抵三日所需?”应阐讶道:“那有此丹,岂不是能省下无数功夫,用于修行?”

  “正是。”

  应阐更是心动,问道:“不知此丹如何获取?”

  “五精丹本来便是供予道院弟子的。”李玄英道:“当然,道院不教我们坐享其成,所以去取五精丹时,需往宝炉之中灌注一些法力,维系宝炉运转。”

  “原来如此……”

  “道兄可有法力在身?”

  应阐其实自己也不甚清楚:“我学过一门吐纳术,只是浅薄的很,应说不上有何法力。”

  “是么?”李玄英想了想:“也不妨事。日后我取五精丹时,也为道兄备上一些就是。”

  “这怎能够?”

  “同院邻舍,本应互相帮携。”

  李玄英又一本正经起来,末了才道:“徐师兄在时,也是这么说的。”

  话都说到此处,再作推托,倒是显得应阐太不爽利了。

  与其计较这些,不如记在心里,因此他也没再犹豫,便拱手道:“如此,就劳烦道友了。”

  李玄英听着,却忽觉得有些别扭,不由说道:“道兄其实可以直唤我名。”

  “嗯?”应阐细想,一直称呼‘道友’也确生分,于是便笑应道:“那我便托个大,唤你一声玄英了。”

  换过称谓,生疏果然立即淡了几分。

  “如此甚好。”李玄英亦是一笑:“不过道兄年长,我却不好改换称谓。”

  说是如此,他还是把‘道兄’改口,换为了更亲近些的师兄。

  闲聊之中,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晚霞也已退去,星月依次登上天帷。

  应阐开始感到困顿,索性也不苦熬,便别过了李玄英回屋。

  阖上门户,屋内骤然陷入一片黑暗。

  应阐忽然发觉,屋内竟是没有火烛,便也熄了整理行囊的念头,只把窗给支起,放入些许月华,便把身躯抛到了床榻之上。

  他本以为,初入道院,自己定有万千遐想。

  然而到了此时,却已没了任何念头,很快就已沉沉睡去。

  这一觉并无半点梦幻,却又万分漫长,以至应阐醒来之时,竟有些许恍惚。

  他见窗外仍有墨色,还道自己一觉睡了整日整夜,随后定睛一瞧,这才发现外间虽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