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巅峰从纪委开始

第1145章 榆木疙瘩不开窍(1/2)

  秦云东也顾不了那么多,随即又给中山市警局严富有局长打电话,想要询问中山市救援抢险队布置的区域。

  但拨打了几遍也没有拨通。

  “怎么搞的,这位严局长关键时刻掉链子,乱弹琴。”

  秦云东不满地咕哝了一句,只好又打给警局纪委书记葛远山。

  葛远山接到电话,解释严富有带队在中山市巡视并不在办公室,可能是没有听见电话铃声。

  “你们中山市各部门的主要领导都这么喜欢冲在一线吗,全市警力调度的事谁来处理?”

  秦云东非常不满地发出质问。

  按防汛工作规定,部门首长在防汛关键时刻必须坐镇指挥,不能随意离开。严富有这样的行为明显涉嫌违规。

  “秦书记,严局长走之前让我代替指挥,但是有的事必须他下命令,我指挥不动……”

  葛远山也是无奈,只能向秦云东发牢骚。

  “胡闹,立刻联系上严局长,转达省防总的命令,他必须立刻回到指挥岗位上。”

  “是,我这就去办。”

  “你先等一等,既然你在指挥岗位上,现在汇报一下你们的人员部署。各地的救援队就要抵达中山市,你们哪里最需要人手?”

  “秦书记,全市各地都在亮红灯,哪里都需要人手。但最棘手的要数三列客运火车因暴雨滞留在中山附近,近三千人受困。”

  据葛远山报告,因为突降大暴雨,列车前方两公里的地方出现长达两百米的积水,最深处达到一米五,导致火车无法正常通行。

  也是因为这片积水,汽车无法涉水通过转移乘客。

  秦云东紧皱双眉在地图上画出列车受困区域。

  “葛远山同志,列车滞留的山区有没有洪水和泥石流的危险?”

  这是秦云东最担心的问题。

  三千人在山区里转移实在太难,再加上大雨滂沱和积水成河,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出现意外伤亡。

  好在葛远山回答让秦云东放下心来。

  市防汛指挥部曾经多次组织隐患排查,基本确认中山的山体很牢靠,不会出现坠石或者泥石流。由于中山是老字号的景区,有完善的泄洪设施,不会造成洪水冲击铁路的现象。

  葛远山又综合来自铁路部门和滞留列车的列车长报告,火车滞留的位置距离周围山体有近一公里的距离,相对还算安全。

  三列滞留列车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火车滞留时间超过五个小时,食品、饮用水等物资已告急。

  秦云东用手当尺子在地图上丈量,大致估算列车到中山市的距离。

  “老葛,如果你报告的情况属实,我建议不要急于转移滞留列车上的乘客。现在中山市情况不明,不具备安全转移条件,乘客留在火车里反而是最安全的选择。”

  “秦书记,我们市防总也是这样判断,铁路部门向市防汛指挥部请求提供紧急救援物资保障,周书记已经下令调配救灾物资,但现在缺少足够人手和涉水工具向列车运输物资。”

  葛远山接着列举了物资清单,上千箱矿泉水、毛毯,数万个面包、饼干、火腿肠,以及其他生活物资,林林总总加起来,数量非常庞大,至少需要上百人力才能及时送达。

  现有的救援队都奋战在城区、乡镇、大坝,实在分不出多余的人手去救援列车。

  秦云东拍了拍地图,下令:“老葛,其他地市救援队至少还需要一个小时才到,把你的老队伍拉过去接运物资,先干起来再说。”

  葛远山以前是中山森林警察支队的支队长,部队驻地距离滞留列车不算远,半个小时之内就能赶到。

  “秦书记,森林警察支队有自己的职责,不能擅自调动……”

  “老葛,森林警察主要职责是消防和保护野生动物。这么大的雨,用得着防火吗?不管那么多了,听我的命令,先调过去应急。”

  秦云东给葛远山分析局势,滞留列车有三千人,聚集在一起很容易相互传染负面情绪。如果物资不能及时送过去,可能会出现骚乱,那就更不好办了。

  葛远山明白了事态严峻,随即答应马上命令森林警察支队前往救援。

  秦云东却叫住他,问了他一个问题:“列车前方形成两百米的水塘,支队没有舟船装备,你怎么把物资运过去?”

  “报告秦书记,水塘最深不过一米五,队员完全能扛着物资涉水过去。”

  葛远山不假思索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秦云东立刻否决。

  “不行,那样太慢了,像毛毯和面包一旦泡过水,那就算彻底浪费。”

  “那……秦书记有什么好办法?”

  “森林警察支队有电锯和斧子,到附近山上砍伐树木做成若干木筏。物资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