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巅峰从纪委开始

第1220章 极端到了世界末日的地步(1/2)

  秦云东给市府出了一道考题,假设金融动荡席卷全球的情况下,临江市承受度有多高,又该如何将冲击减弱到最低程度。

  李卫华擦了擦眼镜,随口答道:

  “我市的情况还好,这两年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已经初步建立了金融系统性预警机制,强化了金融体系,优化了经济结构,经济结构抗风险能力不断加强……”

  李卫华说的不是空话,自从他主抓财政和金融以来,一直在做综合防控机制的建设,这让他很有底气。

  但是他的话还没有说完,秦云东就笑着摆摆手打断他的发言。

  “老李,我们几个都知道你对临江市的财政和金融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功劳是你的,谁也抢不走。咱们关起门来说话,不谈成绩,而是要谈不足。我们面对的不是一般性危机,很可能是极端状况。”

  “极端?还能怎么极端?”

  李卫华没有理解秦云东的意思。

  “临江市的GDP断崖式下滑、出口骤降百分之八十、企业倒闭超过百分之五十、失业率飙升、临江市企业在股市上剧烈动荡进入垃圾股……”

  秦云东描绘出的场景惊呆了在场的人。

  “云东,你……你这已经极端到了世界末日的地步啊。”

  李卫华连连摇头,他确实没有推演过这么严重的局面。

  “或许我夸张了些,但料敌从宽,我当然希望这些问题不会出现,但不代表我们没有危机应对的预案。我要求你组建专项工作组进行极限压力测试。发现问题能找到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经济恢复周期要领先全国水平。能做到吗?”

  秦云东单手托腮,歪头看着李卫华。

  “做压力测试当然没问题……但你设定的也太极端了……”

  李卫华看秦云东表情严肃甚至含有责怪的意思,他马上端正态度。

  “好吧,我尽快开始极限压力测试,除了你说的内容,还要加上模拟利率上升200BP情景下的不良率变化,然后根据结果起草危机分级应对预案。”

  “这就对喽,伙计,手中无剑和有剑不用是两个性质的问题哦。”

  秦云东满意地露出笑容,随即下达两条指示。

  第一条,临江市必须建立失业救济自动触发机制。

  当失业率突破百分之五时,财政专项基金自动释放百分之三十的储备金用于就业补贴。

  第二条,临江市收缩投资项目,需要大规模举债的项目停止审批,必须保持可控的负债率,保证充足的储备资金。

  “老何、老蒋,你们要控制临江市超过两年的大型项目的预算审批,已经开建的就压缩投资规模,或者分解为多期工程,一期接一期的分阶段预算审批。手中有余粮,心里才不会发慌。”

  秦云东又转向何铸和蒋廉提出要求,抑制房地产投资规模,防控债务率超过150%的企业,当每月资本外流超过GDP1%,立刻采取管制手段。

  何铸虽然答应,但还是觉得秦云东这样干,有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云东,我们要这么搞,肯定会拖累经济增长,损失会非常大。还是等发现苗头再……”

  “老何,欧美金融资本已经有收缩的迹象,这就应该让我们提高警惕了。临江市是高速行驶的汽车,当发现前面的汽车都在减速,虽然暂时看不见危险,但必须做出减速的动作,难道不是最理智的决定吗?”

  因为何铸是临江二把手,秦云东就不能像对待其他干部那样只管下命令,因此秦云东很耐心地谈出自己的看法。

  全球资本流动的开关掌握在欧美资本手里,我们国家相对弱势而且几乎是屏蔽在核心圈之外。

  这两年,欧美大幅度降息导致资本向开闸的洪水奔涌流向全球,看似各行各业欣欣向荣,但用钱堆出来的繁荣不可持续,是梦幻泡影,早晚会迎来破灭的时刻。

  当西方制造出的金融危机传递到临江市,相当于传导到神经末梢,临江市几乎没有时间做出反应。

  “高速公路上有200米标识牌,就是在提醒刹车距离保持两百米才安全。我为什么不等到危机出现才做反应呢,因为看到危机再反应,如同高速汽车呼啸着直奔惨烈车祸现场,踩刹车已经毫无意义。我的同志哥,侥幸心理要不得。”

  秦云东把手里的圆珠笔准确投入到笔筒内。

  晚上,秦云东回到家,吃饭的时候只是告诉叶安妮,他明天一大早坐车去省城开会,压根没有提明天是唐群峰对他的批判大会。

  秦云东尽力避免把叶安妮卷入工作中,也是为了她的安全考虑。

  叶安妮听罢笑着说:“我正好要回沿海市和家具设计师讨论定制家具的事,一周后才回来。”

  她根本没过问秦云东开的什么会,一门心思想的都是新房装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